东莞各镇街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虫媒传染病防控
东莞+ 2025-08-17 08:46:45

连日来,东莞各镇街坚持不懈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动员引导家家户户参与防蚊灭蚊工作,在形成群防群控强大合力的同时,建立健全虫媒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织密扎牢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严密防线,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歼灭战。

■道滘镇依托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接触面广的优势,发动外卖骑手随餐派发防控清单

道滘

系统施策 打好虫媒消杀阻击战

8月16日,记者从道滘城管分局了解到,道滘镇通过组建两支“主力军”、强化两项“赋能”、联动三方“监管”,构建“223”工作体系打好虫媒消杀阻击战,实现系统治理、源头防控、全民参与,全面筑牢居民健康安全屏障。

为扩大防蚊灭蚊工作覆盖面,道滘镇打造镇、村两支消杀“主力军”,平战结合、全力出击,筑牢防蚊防疫安全屏障。其中,在村方面,整合各村(园区)、镇属保洁单位力量,组建16支176人的村级消杀队伍,承担辖区日常消杀任务。在镇方面,发动消防、公安、城管等精干力量,组建50人的镇级“蓝战士”突击队,确保有召快应、高效处置。

与此同时,为确保消杀质量,还组建了镇消杀质量评估队,坚持“定向督导+随机抽检”相结合,对操作技巧、用药情况等强化督导,推动持续提升消杀质量。

如何推动消杀工作走深走实?道滘镇坚持“技能+科技”双轮驱动。一方面,强化专业赋能提升“战斗力”。由疾控专家开展“理论讲授+现场示范+互动答疑”多维教学,抓紧日常消杀行动实行巡回轮训,全面提升消杀技能。另一方面,强化科技赋能攻坚消杀“黑点”。聚焦屋顶、天台等传统消杀难以覆盖的“高空盲区”,引入无人机强化技术赋能,推动消杀从“地面”延伸至“空中”,立体化全面清除蚊虫孳生“温床”。

打好虫媒消杀阻击战,离不开严密的监督网络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道滘镇还创新思路,积极动员驻村干部、广大群众和新就业群体等多方力量,构建起立体化、动态化的监督体系,将“政府主导”拓展为“全民共治”,让虫媒防控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发挥领导干部督导力,道滘组建驻村包干消杀督导队,驻村中层干部参加专业消杀培训后上岗督导,结合城管片长跟踪督办机制,推动责任落实到位,确保用药准确、操作规范。

为激发群众监督热情,组织开展晒成果换好礼活动,发动群众化身“灭蚊监督员”,通过“一键找城管”“文明道滘”小程序拍照上报积水点、卫生黑点等信息,及时清除卫生黑点,营造群防群控良好氛围。

此外,依托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接触面广的优势,发动144名骑手随餐派发防控清单和随手上报积水杂草黑点,完善“接收-转派-处置”机制,推动卫生黑点问题平均解决时长压缩至6小时以内。

■企石镇充分激活“两企三新”党组织红色引擎,撬动党员志愿者、新就业群体、辖区群众及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的防蚊灭蚊和环境整治热潮。图为企石镇党员深入企业宣传防蚊灭蚊

企石

党建引领 “两企三新”党组织带头“清蚊除源”

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企石镇以“清蚊除源”为核心抓手,充分激活“两企三新”党组织红色引擎,撬动党员志愿者、新就业群体、辖区群众及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的防蚊灭蚊和环境整治热潮,让科学防控的理念如夏日清风般吹进千家万户。

防控一线,党员先锋的身影无处不在。全镇617名企业党建指导员主动脱下“办公室制服”,换上“防疫作战服”,下沉到生产车间、员工宿舍和食堂等重点区域。他们既是 “消杀员”,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隐患;也是“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虫媒传染病的症状识别和预防措施,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引导职工养成“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清”的良好习惯,让灭蚊行动从“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参与”。

“两企三新”党组织更是发挥了战斗堡垒的聚合作用。党员们带头拿起扫帚、抹布,在企业办公区域开展“地毯式”卫生清扫,重点攻克堆积杂物、蛛网灰尘等“老大难”问题,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同时,定期组织集中消杀灭蚊等爱国卫生运动,打造干净整洁的健康工作环境。

为让防控网络覆盖到每一个角落,企石镇还巧借新就业群体的“流动优势”。发动每天与市民“零距离”接触的快递员、外卖员,将虫媒传染病防治知识随包裹、餐品一同送到居民手中,让防控宣传跳出“宣传栏”,走进“生活圈”,形成“一人带动一片”的扩散效应。

住宅小区作为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同样毫不松懈。镇社会工作事务中心、房管所联合住宅小区党支部,持续开展“防蚊灭蚊下小区”专项行动。专业人员按要求每日消杀,党员志愿者入户宣传检查,向业主细致讲解雨后防蚊要点,派发“七天七招”和“1130” 等实用手册,手把手提醒居民清理花盆托盘、阳台积水等“微隐患”。从“要我防”转为“我要防”,良好的卫生习惯正在成为居民的生活自觉。

如今,行走在企石的街头巷尾,从企业车间到居民小区,从快递车到家门口,处处可见防蚊灭蚊的忙碌身影。这场由党组织引领、全民参与的“清蚊战役”,不仅清除了蚊虫孳生的“土壤”,更凝聚了守望相助的“人心”,为筑牢虫媒传染病防控屏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莞城

多方出力 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为有效降低虫媒密度、阻断虫媒传播风险,连日来,莞城全域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基层民兵、厂企员工、青年志愿者纷纷加入到防蚊灭蚊行动中,全街道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全民参与、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莞城基干民兵组成“灭蚊突击队”,积极投身到防蚊灭蚊和爱国卫生运动第一线,以“战时”效率和“为民”情怀,为守护群众健康、建设宜居家园筑起坚实屏障。行动中,身穿迷彩服的民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作风。他们深入社区公共区域、背街小巷及居民院落,对各类积水容器、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彻底清理,有效铲除了蚊虫繁殖的温床。同时,他们也化身“宣传员”,挨家挨户发放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倡议书,向居民耐心讲解虫媒传染病的危害及预防知识,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铮铮誓言。

厂企环境复杂,人员密集,是虫媒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场所。面对虫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期,莞城各厂企及商圈自觉投入到爱国卫生运动中,发动多名职工代表共同参与,与部门工作人员协同作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灭蚊消杀,凝聚起政企民协同灭蚊的强大合力。

各商圈也不例外,针对蚊虫易孳生区域,包括公共区域绿化带、休闲区域、广场、楼道、停车场等,商圈工作人员同样积极投身环境整治行动中,通过消杀、清积水、清理卫生死角,杜绝形成蚊虫孳生温床,守护美好商圈。

防范虫媒传染病,不仅需要专业技术队伍,更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在防蚊灭蚊行动中,莞城青年也参与其中,他们化身“防蚊小卫士”,用青春力量助力虫媒传染病防控。

青年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他们有的参与“布雷图指数监测”培训,学习防蚊灭蚊方法,及时掌握虫媒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控要点等,为投身于防蚊灭蚊工作打下基础;有的则化身成“文明小卫士”,深入社区、背街小巷,向居民广泛宣传防蚊灭蚊知识,清理卫生死角,检查蚊虫孳生地,全面排查并重点清理各种积水容器,协助开展环境消杀灭蚊作业,清除蚊虫孳生点,确保环境安全。

从课堂到街巷的行动,莞城青年志愿者队伍不仅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有为,防控有我”的责任与担当,更让“全家防蚊、共同守护”的意识融入日常,为莞城筑起一道扎实的“防蚊墙”。

■樟木头镇通过培训和实战,提高消杀队伍的技术水平,构筑坚实可靠的“应急防线”

樟木头

队伍实训

筑牢虫媒传染病“应急防线”

为迅速响应市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专班部署,东莞樟木头镇组建了一支由50人组成的防控虫媒传染病消杀突击队,8月14至15日完成培训后迅速上岗,为全镇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应急防线”。

为期两天的虫媒消杀培训以“理论奠基,实战检验”为核心,聚焦提升“监督+消杀”双轮驱动效能,为科学防控虫媒传染病夯实技术根基。队员们详细了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成蚊消杀药剂配比,器械操作规范及重点区域的精准消杀流程。

在实操培训现场,樟木头镇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每位队员,并使用“空间喷雾+滞留喷洒”组合消杀模式,模拟训练疫点核心区、警戒区的快速作业流程。队员们分组演练超低容量喷雾器的精准操作、热烟雾机的安全使用,进一步掌握虫媒防控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提升实战能力。

“让消杀突击队员初步掌握这些消杀设备、药品的使用、配备和如何消杀。目前主要还是做室外成蚊速杀的操作训练,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樟木头镇疾控办公室主任腾云东介绍道。

培训结束后,防控虫媒传染病消杀突击队迅速投入到全镇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采取“空间喷雾+滞留喷洒”的模式,开展消杀作业。

接下来,樟木头镇将持续深化消杀突击队培训,通过常态化技能练兵、场景化实战推演等方式,不断提升队员的应急消杀硬实力与日常工作熟练度,重点围绕应急任务、疫情处置需求以及虫媒防控重点场所环境整治“扫雷”行动等实战场景,靶向强化训练成效,为全镇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虎门镇积极组织“文明小卫士”参加培训和志愿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推动防控理念深入人心

虎门

联合行动

防蚊灭蚊宣传全覆盖

在虫媒传染病防控宣传工作中,虎门镇各相关部门多措并举,联合行动,全力提升宣传实效,进一步营造全镇齐心协力抓好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

虎门组织多部门志愿者、青年学生、企业员工等力量,联动各社区针对社区主要出入口、办公大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园广场、农贸市场、工业园区、文体场馆、商场超市、居民小区、废品回收站、垃圾转运站等开展广泛宣传,利用超过170处户外电子屏等滚动刊播虫媒传染病防控宣传片、标语、海报等累计约15万次,在合适地点张贴海报、悬挂横幅超6000张(条),动用宣传车、大喇叭等播放防控宣传音频近27万次。

结合虎门镇内媒体矩阵积极发布全镇爱国卫生运动及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动态,刊发虫媒传染病防控有关图文、视频和录音广播等,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营造干净整洁无蚊的居家环境。

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文明卫生小课堂”151场,累计参加人次超4000,同时将“文明卫生小课堂”融入虎门镇“文明小卫士·暑期莞一夏”莞邑青少年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等实践活动中,积极组织“文明小卫士”参加培训和志愿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推动防控理念深入人心。

虎门镇宣教文体旅游办、虎门镇文化服务中心、虎门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还组成联合检查组,针对海战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太平手袋厂陈列馆及不夜天街区等重点行业场所的防蚊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着力筑牢防控屏障。检查组重点查看了各场所周边绿化带、天台、卫生死角等蚊虫易孳生区域,针对积水清理情况、防蚊设施配备状况以及宣传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细致排查。

文字:吕晓敢 袁健斌 叶可欣 雷元全 张雨倩 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