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市虎门组团(虎门、麻涌、沙田、中堂、滨海湾)与松桃县用好东西部协作平台,围绕“乡村农文旅路线升级、农文旅特色乡村引流、培育乡村农文旅人才”目标,让“资源”变“资产”,让“名气”变“人气”,让“产品”变“商品”,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借协作东风,让绿色“资源”变“资产”
近年来,东莞虎门组团与松桃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资金,完善山村硬件,打造青山村、大湾苗寨、棉花山村等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让山村绿色“资源”变为“资产”。
突出特色定位,打造精品民宿。在普觉棉花山村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虎门组团与松桃投入2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10幢精品民宿,每年可为棉花山村带来9万多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在黄板镇纳冲村苗妹子生态观光园里,1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的观星阁、揽月阁等5栋精品民宿,推进农旅融合,吸引了湖南、重庆游客。投入51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在苗王城景区所在地薅菜村打造了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丰富了景区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
挖掘旅游资源,提升乡村品质。近年来,投入33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完善桃花源村的基础设施及景区配套设施,挖掘旅游资源,提升乡村品质,让乡村成为“景区”。

盘活闲置资源,激活乡村动能。近年来,在大湾苗寨投入19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将6幢民房改为民宿,延长游人在苗寨停留时间。
让直播流量赋能乡土,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为助力松桃村晚,东莞虎门组团派虎门文体中心和虎门寨社区歌舞团赴松桃助演,并协调虎门镇融媒体中心直播松桃村晚,邀请主流媒体报道,有效宣传松桃乡村旅游资源与乡村特产。
明星引流量,让名人“名气”带乡村“人气”

通过东西部协作平台,篮球运动员朱芳雨带着东莞劳模篮球队现身松桃村晚现场,体验松桃民族文化魅力,并为松桃特产卤鸭免费“代言”,网上围观达50万人次。
邀请朱芳雨与球迷互动、品尝松桃卤鸭,带动“松桃村晚”“松桃卤鸭”成为热门话题。今年以来,两地通过文体协作,邀请“明星”赴松桃乡村旅游景点“打卡”,让“名气”带来旅游的“人气”,让乡村景点成为旅游目的地。
5月1日,蹼泳世界冠军黎嘉雯现场观看《盘石巨变》《巴狄摔跤》等乡土节目之后,登上松桃村晚舞台为观众演唱,并为松桃村晚代言。
6月6日,“莞爱铜行‘台’爱铜城”——莞铜友好城市台球文化节暨国际台球明星(铜仁)挑战赛场在松桃举行,斯诺克世界冠军瑞恩·埃文斯、白雨露来到松桃盘石镇红石林、正大苗王城“打卡代言”。
培育乡村人才,让乡村“产品”变“商品”

在普觉镇棉花山村村播孵化基地,负责人胡番鑫组织团队直播,身后的货架上摆着当地的卤鸭、米豆腐、苗绣等特产。“以前哪敢想,村货能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胡番鑫说道。
2024年,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松桃人社部门举办为期7天的乡镇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胡番鑫免费参加培训,学习直播技巧,现在他不仅能独立直播,还在棉花山打造了村播孵化基地。
村播孵化基地团队有6人,采用“孵化中心+村集体+农户”模式,为乡村主播提供专业培训、直播设备及运营支持,并深入挖掘各村特色,量身定制“一村一IP”发展方案。目前每月网上带货量达20万元,让乡村“产品”变“商品”,让山货触“网”走出大山,走得更远,更稳。

东莞与松桃还深入“校校”“校企”合作,创新打造高技能人才、服装设计人才、电商人才培训平台。其中,通过电商人才培训平台,为农村打造直播人才,让乡村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两地还围绕人品、作品、成品、产品、商品、名品等“六品”进行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并有序推进与完善苗绣研培中心、苗绣非遗服饰品研创中心、苗绣非遗服饰品制版中心和制作中心、服饰品摄影室和影像编辑室、电商直播基地“四中心两室一基地”等功能室建设。每年可孵化300名以上产业链紧缺高素质人才与电商人才,促进“黔风粤韵·山美海绣”系列服饰产品的成果转化。

“四中心两室一基地”让古老的松桃苗绣与东莞市虎门镇的时尚元素创新融合。东莞帮扶老师将东莞时尚设计和传统苗绣元素相融合,推动作品登上时装T台,并且有的作品进入服装市场、乡村旅游景点,丰富了乡村旅游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