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大在行动75|东莞人大集中开展“助AI企·献良策”活动
东莞+ 2025-06-29 19:30:29

核心提示:

进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等情况;找问题,系统梳理国家、省、市产业扶持政策,仔细询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挑战;议办法,从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治理、技术应用、人才生态等方面为企业献计献策……岭南六月,蝉鸣荔香,一场有序高效、覆盖广泛的“助AI企·献良策”活动,在莞邑大地全面铺开。

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省委交给各级人大的重要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强调要抢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市委有部署,人大见行动。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原则,积极开展“助AI企·献良策”活动,助力市政府“一号文”加快实施,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东莞人大代表进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等情况

围绕中心工作,助力AI产业发展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今年,东莞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必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攻坚推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用的部署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围绕东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8+8+4”部署,在全市人大系统部署开展“助AI企·献良策”活动,推动市政府“一号文”加快落实,为东莞制造业提质升级注入AI动能。

活动集中一个月,组织我市的全国、省、市、镇四级人大代表,深入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率队,走进拓斯达、华贝电子、数字集团等企业调研,拉开了活动序幕。他深入生产研发一线,现场听取企业经营战略、成果转化等情况汇报,并通过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市场开拓、人才引育、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察实情、问实况、解难题。骆招群鼓励拓斯达发挥“链主”作用,带动东莞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勉励华贝电子加大科创投入,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数字集团发挥国企作用,广泛整合资源,为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他强调,各级人大代表要更好发挥作用,深入企业基层,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记者了解到,为更进一步广泛收集企业诉求,市镇两级人大联动开展活动,成立“7+32”调研组,深入一线走访。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分别挂点服务联系3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预算工委挂点3家企业,定期收集企业诉求,助推有关政策落实落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从东坑到横沥,从大朗到东城,从长安到厚街,调研组进车间、听诉求、解难题,共计走访调研人工智能重点企业逾百家,宣讲产业政策,收集意见建议,倾听企业心声。

“制造业正成为人工智能应用蓝海,我们通过开展‘助AI企·献良策’活动,走访挂点全市逾百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形成一份‘成绩讲得实,问题析得透,建议提得准’的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预算工委负责人表示。

聚焦活动主题,深入一线调研

“我感到信心更足,底气更足。”在拓斯达设备总部基地,一楼陈列的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无人机等零部件模型,是公司董事长吴丰礼的底气所在。

这家为“造物者造器”的“链主”企业,已成功研发双臂智能机器人,后续将推出移动仿人形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前不久,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吴丰礼,随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开展“助AI企·献良策”活动。吴丰礼的信心,不仅来自东莞开放、包容、创新的营商热土,也源自他在一线调研的所见所闻。

记者了解到,挂点联系走访的人工智能企业,是我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缩影。人大代表所见所闻,皆是东莞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全新气象: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集群效益初步显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祥鑫科技提前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营收稳步增长。宇瞳光学专注光学产品和技术支持,正在布局“AI+研发”深度融合应用。鼎泰高科通过引入AI大模型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科沐家居积极研发布局汽车中控玻璃、AI智能换装镜等高端、智能化产品市场。勤上光电加快智慧城市建设、LED智慧照明产品等创新应用领域研究和布局。美宜佳积极推进“零售智能体创新实践”项目,打造“数字店员”“无人门店”等AI技术应用场景。

活动开展以来,各镇街人大闻令而动,参照市人大的做法,由镇街人大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动员各级人大代表行动起来、发挥好作用,联合走访调研辖区2-3家企业,形成全市上下加强监督助推的合力。

“帮我们系统梳理了30余项国家、省、市关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扶持政策,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吃到政策红利。”在永林电子公司,樟木头人大及人大代表现场建立“企业诉求清单”,帮助企业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成果本地转化难等共性问题。

调研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制造业”深度融合主题,通过“察实情-督落实-解难题”三步走,重点调研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推进和政策落地等情况。企业负责人围绕厂房升级、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人才引进难、数据标准不统一、研发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发展诉求。

既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更到情况复杂、困难矛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调研。全市人大系统发挥代表联系广泛的优势,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加强研究、跟踪督办、促进发展。

发挥人大作用,持续跟踪督办

“我们重点关注企业在产品研发、科研投入、人才培育引进、金融支持等方面情况,以及听取企业存在的困难诉求等。”通过走访调研,沙田人大发现,企业普遍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以爱伦电子为例,今年计划投入800多万元进行技改。

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确保问题“真发现”“真解决”,是“助AI企·献良策”活动的一大特色。走访过程中,企业对存在问题直言不讳,代表对解决问题全力以赴。

比如,科沐家居希望政府协作招聘年轻稳定的技术人员,增加国内外参展的展位面积、提高参展补贴;爱伦电子建议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形成利益共享的产业生态。

“助AI企·献良策”活动,展现了人大担当,摸清了企业发展难点。走访调研期间,围绕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互促双强,助力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企业、人大代表、专家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加强面向制造业场景的基础研究,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人工智能研发项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脱敏数据库,强化数据治理,制定统一数据标准体系;支持行业级大模型研发平台建设;出台针对AI模型开发、算力租赁等企业的专项财税金融政策……人大代表献良策、出实招,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持续跟踪督办。

“此次走访调研,形成三项成果。”樟木头人大表示,一是建立政企联络专员机制,二是启动“政策直通车”服务,三是摸清企业发展诉求。下来将持续深化“代表驻企”服务模式,打造“调研-交办-跟踪-反馈”闭环服务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沙田镇人大表示,将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遇到的征地拆迁、建设审批等堵点难点问题,助力沙田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制造业是东莞的根与魂。产业兴则东莞兴,产业强则东莞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制造业越来越多地将人工智能融入产品中。

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市委部署,把握时代脉搏,开展“助AI企·献良策”活动,组织四级人大代表走进人工智能的前沿阵地、生产工厂、应用场景,精准把脉发现问题,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以高质量人大财经监督推动人工智能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收集产业发展最前沿、最真实、最迫切的声音,转化成高质量的建议,为东莞建设“8+8+4”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人大力量。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东莞人大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