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25·空间计算大会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该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空间计算应用,共谋人工智能发展,见证全国空间计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并为专程前来参会的国内企业代表讲解空间计算的未来发展前景与人才培养思路。
大会现场。
活动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等专家学者分别登台,围绕《打造安全可信产业体系和人才队伍,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AI+空间数据全栈赋能,共赢数智未来》等主题开展分享演讲。
“空间计算的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空间智能包括自动驾驶和无人机、低空经济领域,它的核心技术支撑都是空间计算。空间计算对空间、三维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将来将空间推理和世界大模型结合起来以后,将会成为最大的一个产业。”北方工业大学高精尖创新研究院虚拟与增强现实创新中心主任王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空间计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仪式上,空间计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并授牌,位于南海区大沥镇的广东省空间计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共同体的理事长单位。共同体将围绕空间计算领域,构建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的服务载体,推进空间计算产业人才标准制定,为空间计算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指引;通过开展人才评价,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学林表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加强空间计算产业人才培养,对于推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计算经典案例集教材》编制在大会上启动。
广东省空间计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逵表示,举办此次活动,通过联动学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同培育大批空间计算人才,让新的专业培养新的劳动力,继而发展新的生产力。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致辞中从“政策有力度、底座有支撑、应用有场景、发展有生态”这四个“有”介绍南海发展人工智能、空间计算领域的优势,并向现场嘉宾发出邀请,希望各方来到南海,合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地。
早在2023年6月,南海区便在全市率先发布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积极整合资源,构建产业生态,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设。据统计,南海区有超68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佛山市首位。
会上,佛山移动首席AI专家现场分享佛山移动AI应用赋能产业数转与实践。
文字、图片、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红玲屠海行 通讯员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