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 一镇一品②丨解码网络传播力:文化IP如何在云端“出圈”
东莞+ 2025-04-22 15:47:14

当非遗龙舟与云端流量相遇,当花灯点亮数字屏幕,一场关于文化IP的“云端竞演”正在东莞各镇街悄然上演。当前,东莞各镇街(园区)深入挖掘各自独特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打造属于各镇街的文化品牌,用文化力量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在《东莞镇街文化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年)》中,“网上传播指数”指标反映镇街文化品牌、文化活动信息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情况,依据信息总量、媒体平台信息量、网络平台信息量、年度信息量波峰值等4个指标来衡量。网上传播指数显示:虎门等镇街传播指数领跑榜单,洪梅等镇街则以差异化打法实现流量突围,共同绘制出一幅东莞文化建设的数字传播图景。

融媒体矩阵锻造传播硬实力‌

以虎门、麻涌、莞城、横沥、洪梅等镇街为例,镇街文化品牌宣传主要侧重于省级媒体、地方媒体的报道,文化信息传播平台以客户端、微信为主。

在客户端平台斩获27967条文化资讯的虎门镇,以25.89的传播指数登顶网上传播指数榜单榜首。虎门着力塑造“觉醒之门·时尚之城”城市品牌IP,立足虎门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成熟的服装产业等两大优势,讲深讲透城市文化内涵和时尚魅力。紧扣历史文化、时尚产业、文旅资源三大要素,做活做亮“近代史开篇地”“中国服装服饰名城”“潮流东莞”名片。

与其并肩的麻涌,策划了“畅游华阳湖 湾区后花园”文化品牌,深化“古梅乐韵”“香飘四季”文化品牌建设,深入挖掘龙舟、粤曲、香蕉等特色文化内涵,承办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龙舟邀请赛暨龙舟嘉年华,受到多家中央、省市媒体以及重要外宣平台的广泛关注,线上直播观看火爆。

莞城打造高辨识度的文化品牌和IP符号,让老城老街重新焕发活力。依托莞城街道资源禀赋,莞城以建设一个“东莞记忆”文化品牌为目标,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2024年12月,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一街一河一园)正式对外开放,各级媒体同频共振,让“东莞记忆”火爆出圈。

为塑造全新城市形象,横沥正全力打造“百年牛墟・活力横沥”的城市文化品牌,做优打响“牛人游牛镇”新春旅游系列活动这一“金字招牌”。其中,曾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的村头村葵香园,在2024年春节期间迎来了15万人次的游览热潮,村头村也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入选了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与此同时,横沥不断丰富“横沥・百年牛镇”乡村休闲游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内容,致力于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体验,让更多人感受到横沥的独特魅力与活力。

记者了解到,镇街(园区)的文化宣传重点投放客户端、微信,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赋能镇街文化内容,借力主流新闻媒体融合矩阵的传播力、影响力,有利于扩大文化内容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洪梅:破圈成“显眼包”

看似不占区位优势的洪梅镇,却以194.76万次文化阅读量上演逆袭戏码,成为一个“显眼包”。

与虎门、麻涌、莞城等排名前三的镇街相比,信息总量、省级媒体报道量、地市媒体报道量、客户端网文量、微信推文量等数据上,洪梅镇文化品牌及文化活动宣传文章数量表现出自身优势,在央级媒体报道上相对落后于麻涌、虎门、莞城。

记者留意到,依托“1+3+N”媒体传播矩阵,创新宣传方式,增强生动性和互动性,洪梅持续擦亮“红色热土 花灯之乡 国潮新城”文化品牌,以洪梅花灯、水乡龙舟、粤剧曲艺为镇街文化宣传纽带,以国漫潮流、国际动漫周、漫画名镇等为传播重点,文化品牌信息数量达到44000+条,而在这传播内容里,“洪梅花灯”“洪梅龙舟”相关资讯占比超20%,9.57亿人次的信息触达量背后,藏着新生代对传统文化的新注解。

洪梅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洪梅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精心打造精品专栏,结合图片直播、vlog短视频等,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洪梅的文化盛事,并以新颖的传播方式展示出洪梅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精湛的花灯技艺和活跃的潮流文化,深入触达更广泛、更年轻的受众群体,有效提升洪梅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洪梅积极联动中央、省、市、镇四级媒体,形成内外联动的传播矩阵,特别是加强与央媒的合作联动,推动洪梅美术馆(百年国漫馆)登上CCTV-4《走遍中国》栏目,并采取央视财经、东莞发布、镇融媒体中心联合直播的方式,全程报道2024年洪梅镇游龙表演活动,吸引线上线下超过562万人次观看。据统计,省级媒体、地市媒体宣传文章超过10000+条。

此外,线上利用《大咖访谈》《解码洪梅》《村游记》等栏目,有效提升洪梅文化品牌的网络曝光度,线下结合各类节会、展览活动等,精心策划文化体验、互动游戏、临时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游客、观众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洪梅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增强他们对洪梅文化品牌的认知和兴趣,推动品牌深入人心。

万江:水乡特色文化品牌绽放光彩

“在东莞,有一种生活方式叫万江!”这句slogan在东莞人的朋友圈刷屏。万江将7.8公里滨水岸线转化为可传播的风景,依托龙舟文化,石美茶香和大汾书画三大优质文化资源,高品质打造“逐水竞渡”“煮水论道”“墨水留香”的“三水有相逢”文化IP,做活“滨江新城,活力万江”水文章、打造文旅“美食牌”“商贸牌”“文化牌”三张牌,推动农文商旅跨界共融,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创造全年32000+条文化信息的宣传效果。

万江擦亮“东莞龙舟第一景”品牌,进一步弘扬万江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赛龙舟”、省级非遗项目“龙舟月”文化,将这些非遗项目升级为沉浸式文旅产品。包括,万江举行“正丫起龙”仪式、游龙趁景活动、农历五月初四汾溪景游龙趁景、农历五月十四新村游龙趁景等系列龙舟主题活动,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全程参与报道直播,线上关注量超1000万,吸引近6万游客感受万江人文底蕴。

同时,打造万江特色“龙舟宴”美食品牌,抓住线上短视频“流量密码”,邀请来自马里共和国的“中国通”@阿里老乡拍摄《阿里老乡寻龙记》视频,该视频受到新华社关注,单条浏览量达100万+。

除此之外,在龙舟月期间,邀请抖音网红、小红书达人、B站UP主等网络红人到万江正丫湾、金鳌洲塔、龙湾湿地公园等岸线景点打卡,品尝水乡美食,借助自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持续提升网络浏览量和线下人流量。

据介绍,2025年5月1日,东莞龙舟月启动活动“正丫起龙”仪式将在万江滘联举行,届时将推出“1+1+13”系列文旅体验活动,围绕非遗祈福、主题艺术展和民俗体验,让广大市民游客体验不一样的龙舟文化。

寮步:昼夜交响曲演绎城市魅力

当晨曦轻抚莞香古树,寮步以静谧的香韵唤醒城市;当夜色点燃霓虹,这里又化身活力迸发的都市舞台。寮步镇精心打磨“寮步昼夜有动静”文化品牌,以“白昼莞香静美,黑夜潮流跃动”的双重奏,演绎城市生活的诗意与激情。

在此次网上传播指数榜单中,寮步镇表现突出。寮步镇正借助“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以“一带五环”擘画新图景,车市、球市、夜市、香市、超市“五市”联动,奏响了全时态文旅的华彩乐章。

寮步镇宣教文体旅办主任叶伟文表示,以千年“香市”为魂,以“昼夜交响”为韵,寮步正构建一幅具身化的城市画卷:文旅商圈灯火璀璨,酒店食肆飘香,潮玩企业与非遗工坊碰撞灵感,香市动物园的欢笑与又一味豆酱的醇厚交织成趣。三五家“进莞香眠”主题民宿酝酿中式雅生活,9大文化空间共绘“香市·十二雅集”,让传统与现代在此相拥。

沿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黄金脉络,30分钟文旅圈串联山姆店的热闹、篮球中心的沸腾、BOX篮球印巷的潮酷与网红夜市的烟火,三大主题游线——运动休闲线、生态康养线、文化探秘线,邀市民沉浸式体验“动若脱兔,静若幽兰”的寮步气质。

这里,昼夜皆风景,动静总相宜。

文字:记者 甘劼伟 图片:记者 李梦颖 镇街供图 编辑:钟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