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东莞助学老人坤叔走了!4月13日,坤叔与世长辞,享年80岁。从1988年,坤叔走上了助学之路,至今已有37年。截至目前,坤叔助学团队共资助了全国各地9106名学生,点亮孩子们求学之梦。为缅怀这位东莞“助学大王”,弘扬东莞公益助学、大爱无疆精神,本报自即日起推出“坤叔半生助学情”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4月14日15:11,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的一则讣告让人震惊——东莞“助学大王”坤叔(张坤)于2025年4月13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80岁。
坤叔一生心系教育、情牵学子,数十年来倾尽心力资助贫困学生,帮助无数孩子圆梦校园,他的大爱与善举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东莞“助学达人”坤叔(张坤)
37年来,坤叔助学团队助学足迹遍布广东、湖南、江西、陕西、贵州、广西、四川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的24个地、市、县,助学路程超18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行了地球45圈,资助贫困生9106人,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体现出东莞“厚德务实 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离世前两天仍为助学操心
4月10日12:43,“助学的坤叔”在千分一理事群(39人)发声:“文婷和群华这段时间连轴转,新邵、凤凰、湘潭、平江,还要走一个月。”
13:59,坤叔在群里转发一则“2025年五一和端午放假时间表”,提前谋划助学行程。
19:01,“再过两天就要到湖南新邵县走访了,本学期还有5位新邵县的贫困学子还未被结对资助。有意帮助他们的善长仁翁,请尽快与我们联系,4位干事全天候在岗(附上待认助学生名单)。”这是“助学的坤叔”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4月13日7:58,千分一理事群发出讣告:“各位理事,坤叔于今早去世了。”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宣告,备受尊敬的“助学大王”张坤先生(坤叔)于2025年4月13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80岁。谨此讣闻,共寄哀悼。
4月14日15时,记者一行走进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见到该中心第四届理事长伦熙云。他是东莞厚街人,今年57岁,从2003年起就跟随坤叔助学22年之久。“当年看报纸得知坤叔助学的感人事迹后,我就联系上坤叔,加入助学团队。一晃就过去22年了。如今坤叔不在了,助学的事业还得继续进行下去。”
“坤叔今朝辞世去,助学情深泪满裳。三十七载献爱心,万千学子沐恩光。病躯不挡前行路,志坚如铁铸辉煌。丰碑永树人间世,坤叔善名万古芳。”坤叔不幸逝世后,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发出悼诗。中心工作人员不少是当年受助的学生,他们纷纷发文悼念坤叔。
“你是风雨里的光,是冬日里的暖阳!感谢你在我高中辍学时,让我重返校园,你的不放弃让我改变命运,与您相识17年里,你如父亲一般,照顾与关心着我,我们一起工作,一起走访学生,现在你离开了我,但是你给的鼓励,你的精神会伴随着我一生……张伯,一路走好!”龙群华称坤叔为“张伯”,多年来一直感恩在心。
“虽然知道总有这天,但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至今,我都还没接受周六那天是我们最后一次聊天的事实。我还想继续坐您的车机,载您去拿药、去理发、去喝茶,即使路程那么短暂;我还想听您诉说往事的点滴,我们都百听不厌;我还想可以继续亲切地叫您‘坤叔’……”翟嘉文说,谢谢坤叔,感恩相识,一路走好,思念无尽。愿天堂没有烦恼和病痛,一切安好。
坤叔逝世的消息传开后,东莞公益界纷纷发声缅怀。“缅怀坤叔,坤叔一生助人无数,您是我们的榜样,感谢您坤叔,愿您一路走好!”从事公益多年、五星志愿者姚锦柱发出朋友圈表示哀悼。“东莞助学公益界前辈虽然离开我们,但坤叔的公益大爱精神,将永存和传承在友善之城莞邑大地。”南城志愿者协会会长王庆余说道。
37年坚持助学贫困生9106名
坤叔,全名张坤,土生土长的东莞人。1988年,坤叔开始资助贫困生上学。2011年,坤叔助学团队正式注册,取名“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
多年来,坤叔助学团队越来越庞大。“让公益成为习惯。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别人帮助,也没有人穷得帮助不了别人。”正是秉承这一理念,至今,千分一公益团队资助全国各地学生共达9106人。
坤叔助学团队也从坤叔1个人到后来6个人,再到后来100多人,到现在全国有5000多人。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等。
外国友人Wen Zhi Long是一名中国女婿,定居在东莞,多年来他非常认可坤叔助学,并积极参加公益助学活动。“As Kun walked down this great road,More joined in to share the load,Direct giving,charity,So much growth from what was sowed(当坤叔走在这条伟大的道路上,更多人加入进来分担责任。直接捐赠,慈善行为从播种中收获了如此多的成长)。”
坤叔助学坚持“三个原则”:随缘结对,不强制摊派;资助人直接把钱送到受助学生手中;资助人须“一管到底”,即认捐后,须一直资助到学生毕业,不能中途放弃。
“每次我们去三个人,当地就有5个、10个,甚至30个人跟我们一起参与助学。”坤叔曾称,据他们了解,受助学生中没有一个“变坏”,让他颇为欣慰。他认为,这跟“千分一”“一管到底”的助学理念分不开。他也鼓励孩子们跟资助人多沟通联系,进行精神交流。
回顾这漫漫助学之路,坤叔曾坦言,当初没想到自己能坚持这么长时间;之所以能做下来,是因为助学收获的精神上的回报非常丰富。“受助学生跟我们都有联系;每到过年过节,他们就会打电话、发信息,应接不暇,感觉很幸福。”
“看着这些孩子学习、工作、成家,看到他们的成长,让我感到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坤叔说。
“千分一”工作人员龙莹花也是当年的受助学生,她说,由于坤叔体内安装了7个支架,加上年事已高,但没想到坤叔走得如此突然——“您走得很急,来不及跟您说一声道别。您走得很慢,您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人们都在想离开能留下些什么,您却留下了我们。张伯,想您了……。”
受助者麻文婷来自湘西凤凰,家中7姐妹、家境贫困。坤叔团队一直资助她从一年级到中专毕业,如今,她加入“千分一”团队已有7年了。坤叔离世后,她说,“我们会继续好好助学,把张爷爷的那份善意传递下去。”
坤叔,大爱无疆,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