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期间,莫斯科红场白雪皑皑,却被两头色彩斑斓的岭南雄狮搅得热闹非凡。激昂的铿锵鼓点中,雄狮灵动腾跃,这是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特邀的春节文化展演。东莞联圣堂醒狮队的少年队员们在这场展演中大放异彩,尤其是来自道滘镇昌平村的一对“00后”双胞胎,他们的亮眼表现格外引人注目,而这与联圣堂在昌平村设立的首个镇外训练基地紧密相连。
近年来,道滘凭借深厚的民俗底蕴、政府的有力支持以及新生代的传承热忱,培育出昌平的雄狮少年,他们用拼搏的汗水与执着的坚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2025年春节期间,东莞联圣堂醒狮队亮相莫斯科红场
雄狮少年闪耀莫斯科,出道便迎高光时刻
“咚咚锵、咚咚咚锵……”莫斯科的街头,尽管温度低至零下15℃,却丝毫未能冷却观众的热情。红场新春庙会上,锣鼓声震耳欲聋,鲜艳的狮子在街头巷尾欢快跳跃、翻腾嬉戏。它们姿态万千,时而摇头晃脑,憨态可掬;时而奋力腾空,气势磅礴;狮头轻摆轻点间,尽显灵动与威严。道滘昌平的雄狮少年们以一组“金狮独立”的定格动作,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与满堂掌声。
“能在俄罗斯展现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情既紧张又满是自豪。”哥哥杨荏百向我们娓娓道来。他和弟弟都是联圣堂在昌平举办的第一期公益培训班学员,称得上是实打实的“元老级”队员。联圣堂每周的训练强度极大,可兄弟俩始终坚持不懈,从未退缩。正是这份坚持,让他们从对狮艺一窍不通的“小白”,迅速成长为团队的中流砥柱。
相较于哥哥的沉稳内敛,弟弟杨荏合则活泼雀跃许多:“幼儿园时,我第一次看到醒狮表演,瞬间就被深深吸引了。日常训练强度大,队长李伟杰对每个动作的美感和力量感都有极高要求,有时累到手臂都举不起狮头,队长常说‘坚持比天赋更重要’。如今能登上红场,所有的汗水都值了!”
“妈妈告诉过我们,‘既然做了选择,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在红场表演时,看到外国友人围着我们鼓掌,那一刻,觉得这么多年训练摔过的跤、受过的伤,都化作了值得。”哥哥杨荏百点头,对弟弟的话表示认同。
“百年好合”兄弟在训练期间,从未请过假、缺过勤,他们坚韧不拔的态度,让联圣堂创始人李伟杰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狮魂”,也正是这份特质,促成了他们此次的俄罗斯之旅。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两年来训练全勤,身上的淤青、伤痕比同龄孩子多得多。带他们去俄罗斯,是因为兄弟俩在日常训练中展现出对动作细节的超强把控能力,国际舞台需要这种沉稳可靠的队员。醒狮传承不能光靠喊口号,得靠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李伟杰言语中满是肯定。
“在红场表演时,看到外国观众举着手机追着拍摄我们的狮头,那一刻深刻意识到,醒狮不只是道滘的文化瑰宝,更有潜力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这次表演只是个开始,未来我们想带着醒狮踏足更多国家。”弟弟杨荏合满怀憧憬地说道。哥哥杨荏百也补充道:“每次舞动狮头,都能真切感受到祖辈传承下来的精气神。特别骄傲能用我们的方式,把这份文化底气带到更广阔的天地。”
网红狮队实力超群,首个镇外基地落户道滘昌平
联圣堂醒狮队2016年创立于万江,秉持“非遗年轻化”的核心理念,大胆创新。其融合街舞、电子音乐创作的《狮舞·未来》系列作品,在网络上爆火,全网播放量累计超8000万次。
此后,联圣堂醒狮队声名远扬,先后受邀参与京东、OPPO等知名品牌的广告拍摄。还登上了湖南卫视、河南卫视乃至央视文艺频道的节目舞台,在荧幕前大放光彩。刚过去的春节,在浙江卫视播出的《加康加年味》节目中,联圣堂与“年味主理人”萧敬腾、王霏霏、颜人中、姚琛等明星携手合作,借助东莞醒狮文化,向全国观众送上新春祝福,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这样一支见过诸多“大场面”的“网红”团队,为何会选择在昌平村扶屋水组建立首个镇外基地呢?对此,李伟杰给出了解释。
“两年前,在昌平扶屋水举办第一期公益培训班时,我惊喜地发现村民小组有着习练莫家拳的深厚传统。醒狮的马步、腰力运用以及动作节奏,与当地的武术根基天然契合,仿佛是天作之合。”
“更关键的是,道滘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令人动容。就拿道滘每年举办的粽子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活动来说,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对非遗的保护早已融入血脉。这里的文化土壤肥沃,是我们醒狮文化扎根生长的绝佳之地,像扶屋水,就为醒狮文化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李伟杰感慨万千。
道滘醒狮文化生态全景:多元发展,共筑非遗繁荣
在道滘镇,醒狮文化早已超越传统民俗的范畴,深深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片具有鲜明岭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厚土,滋养出多支风格各异、传承创新的醒狮队伍,共同构建起“非遗沃土”的繁荣盛景。
成立于2013年的和义堂醒狮队,是道滘北永村青年逐梦路上的生动写照。最初由8名同村少年自发组建,历经多年发展,如今已壮大为拥有23名成员的成熟团队,还成立了公司,开展商业演出、庆典服务等业务,完美实现从传统“兜利是”模式向专业化运营的华丽转身。
另一支活跃在道滘的祥和醒狮队,则以公益传承为鲜明特色。队长叶洪乐在供电公司任职,他始终心系醒狮文化传承。工作之余,他带领团队积极走进校园,开展非遗体验课程,成功点燃了青少年对醒狮文化的浓厚兴趣。2022年,祥和醒狮队凭借精心创新编排的节目,在《舞狮金杯奖》网络评选中荣获亚军,成为道滘非遗“活态传承”的杰出典范。不仅如此,祥和醒狮队还坚持每年除夕夜组织巡游活动,用熟悉的狮影、热闹的氛围,唤醒街坊们心底浓浓的年味记忆。
道滘的醒狮文化还通过规模化的节庆活动,充分展现出深厚的群众基础。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道滘成功举办“龙腾济川 醒狮贺岁”巡游活动。活动期间,群狮在铿锵锣鼓声中,穿梭于大街小巷。市民们热情高涨,纷纷争抢着“摸狮头”“摸狮尾”,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吉祥如意。甚至有不少孩童手持迷你狮头,兴高采烈地加入巡游队伍,形成一幅“全民舞狮”的壮观画面,将道滘的醒狮文化氛围推向高潮。
此外,道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体现在每年端午的“粽子节”和元宵的“花月夜灯会”等特色活动中。粽子节上,不仅能欣赏到省级非遗“道滘裹蒸粽”的精湛制作技艺,还设有手艺人擂台赛、龙舟竞渡等精彩环节,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元宵灯会则凭借3000盏花灯、鱼灯巡游以及醒狮表演,生动展现出道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同时,“非遗墟市”“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将莞草编织、醒狮文创等非遗项目带到社区和校园,让年轻一代在亲身参与、体验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扎实的群众基础,还是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道滘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也正因如此,李伟杰有了新的规划。“我们在兴隆街的醒狮主题咖啡店正在装修,之所以选址兴隆街,是看中了这条老街深厚的‘文脉厚度’。我们希望通过贴合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形式,来展现醒狮文化及其他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咖啡店一楼经营咖啡饮品,二楼将设立非遗展示区。我们计划邀请道滘的手艺人常驻,把这里打造成他们的工作坊。比如端午前夕,请裹蒸粽传承人现场展示包粽技艺;元宵节时,教大家制作鱼灯等。”李伟杰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这家店铺能成为非遗文化的‘立体日历’,让大家无论何时走进来,都能真切感受到传统手艺的温度与魅力。”
当昌平少年在红场高高跃起的那一刻,传统非遗实现了从乡土记忆到世界舞台的华丽升华。联圣堂在道滘成立训练基地、开设醒狮文化咖啡店,为道滘醒狮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也为非遗传承在当代社会探索出一条崭新路径——在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根基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时代浪潮,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