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优秀民营企业⑭∣拓斯达:推动“AI+机器人”赋能工业发展
东莞+ 2025-03-11 16:27:21

【编者按】

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承办的“莞邑之光 向新而行”2024年东莞民营企业家日活动,发布2024年东莞市民营企业100强、民营工业企业100强、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名单,并为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青年民营企业家颁牌。为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的持续壮大,东莞日报将走访一批上榜的优秀民营企业,推出《东莞优秀民营企业》专题报道,让广大民营企业家继续站“C”位、当主角。

近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聚焦广东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该专题文章表示,全中国每三台机器人,就有一台来自广东。文章还提到广东涌现出业内赫赫有名的“机器人七剑客”。来自东莞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底层技术和卓越的产品性能,荣登“七剑客”之列。

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重塑制造业生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主题,都被纳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据介绍,拓斯达正计划推出具备更高灵活性和智能水平的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七剑客”之一

3月8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与境外媒体记者对话活动在中国记协新闻发布厅举办。拓斯达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以及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长东等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与境内外记者进行交流对话。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新一代科技浪潮,正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吴丰礼表示,机器人作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载体,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将打破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的边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数字世界迈向真实物理世界。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发展新型工业化有着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市场化程度高、政策支持力度大、对外合作渠道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不仅可以优化现有应用场景,还能创造新的应用场景。“我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深度融合,加速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应用,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吴丰礼表示。

他建议,把制造业应用场景作为我国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抓手,首先通过制造业应用场景和数据为智能机器人的算法和算力提供有力支持,再“反哺”制造领域,让智能机器人真正落地制造业,在制造业中不断进行训练和反馈,再根据技能成熟度逐步外溢到商业和家用场景。吴丰礼进一步提出三项具体举措:一是建立工业应用场景和数据采集中心。二是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机器人企业深度融合。三是构建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体系。

计划推出具备更高灵活性和智能水平的智能机器人

拓斯达作为广东第一家登陆创业板的机器人骨干企业,业务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逐步完善,涵盖SCARA机器人、六轴多关节机器人以及直角坐标机器人等多款产品。

近年来,拓斯达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融合发展。自2021年起,拓斯达与国创工软合作,基于欧拉操作系统(openEuler)开发了新一代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并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方面的研发投入。日前在东莞召开的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会,便展出了拓斯达双臂智能机器人。

吴丰礼表示,人工智能正助力机器人完成从“体力”到“脑力”的升级。接下来拓斯达还将与国内头部大模型公司合作,共同打造更高灵活性和智能水平的类人型智能机器人,推动机器人从“能干活”迈向“会干活”,争取成为“最懂工艺”的智能机器人。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助力大湾区的制造产业智能化升级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结合,赋能千行百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吴丰礼表示。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受访企业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