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今年东莞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中堂镇党委书记陈荣武表示,2025年,中堂镇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打造水乡制造强镇,建设美丽善治新中堂”目标,以构建新空间格局、加快新产业发展、打造新城乡环境、塑造新队伍面貌为抓手,强化产业规划统筹、招商引资统筹、空间利用统筹、对企服务统筹,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新中堂建设迈上新台阶,为东莞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重任作出中堂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谈感想
极大激励鼓舞信心和斗志
东莞日报:听完市政府工作报告后,您有什么感受?接下来,中堂镇有什么样的总体发展思路?
陈荣武:市政府工作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一是盘点成绩亮点多,报告从五个方面全面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成绩,极大激励和鼓舞了我们的信心和斗志。二是直面问题不回避,报告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指出我市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展示了市政府直面短板、不怕困难的工作作风和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的勇气和决心。三是谋划发展站位高,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和发展机遇,市政府审时度势、目标明确,部署抓好十大方面重点工作。四是落实任务举措实,报告锚定十大重点工作,提出41项具体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我们开展新一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提出了要求。
接下来,中堂镇党委、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打造水乡制造强镇,建设美丽善治新中堂”目标,以构建新空间格局、加快新产业发展、打造新城乡环境、塑造新队伍面貌为抓手,强化产业规划统筹、招商引资统筹、空间利用统筹、对企服务统筹,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新中堂建设迈上新台阶,为东莞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重任作出中堂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拼经济
招引项目落户,扩大有效投资
东莞日报:当前,东莞努力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的重任。接下来,中堂镇如何通过拼经济、稳增长,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陈荣武:一是加快项目招引和落地建设。强化招商统筹,积极融入市级招商统筹大局,用好市镇招商引资政策资源,将全镇空间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资金资源集中起来打好“组合拳”,以兵团作战的形式招大商、招好商。以智能装备、新能源储能、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天安、潢涌智造等产业园区平台,全力招引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户中堂。持续优化招商引资流程,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落地协调联动机制,高效整合与利用各项资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持续用好“挂图作战”模式,推动项目快速建设、快速投产。
二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工业投资压舱石作用,全力跟踪服务保障市重大项目、增资扩产项目,加快天安、潢涌智造等投资额较大的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鼓励并支持企业积极淘汰落后设备。全力推动北海现代化产业园区配套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投资短板。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谋划储备一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做好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申报工作,坚持吃透上级政策、摸清现实情况,提高资金申报精准度。
三是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抢抓“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机遇,加大力度鼓励以旧换新。依托镇中心商圈、“乐购中堂”等线上线下平台,突出手机、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推动社消零持续增长。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推动镇中心高品质商圈街区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停车楼、觉华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区、觉华路沿路升级改造、觉华路巷道“三线”整治等4个项目建设。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打造龙舟文化品牌IP,拓展龙舟文化全产业链条,持续推出小龙舟、小龙头等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体验转化为实际消费动力。
关键词:抓产业
全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
东莞日报:“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接下来,中堂镇将怎样答好这道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陈荣武:中堂镇将增强融合理念、统筹理念和服务理念,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对照市“8+8+4”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提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是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巩固优化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力驱动支柱产业迈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快车道,深化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发挥陈克复院士等高端人才赋能作用,强化造纸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省级造纸及纸制品产业集群;充分用好中堂独有的集中供热供冷、超纯水供应、低电价及液态糖资源等优势,吸引优质食品企业集聚发展,打造绿色低碳食品产业集群;大力推动电力产业发展,发挥中堂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带动作用,打造能源示范项目产业集群。
二是提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导规上企业增加R&D费用,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好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融共进的大文章,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用好用活市政府一号文、二号文以及“企莞家”、企业服务专员机制等系列政策,推动人工智能、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堂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优质企业培育体系,实施梯度扶持计划,精准助力小微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增强整体经济实力。
三是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健全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制定重点人才引进目录,精准引进一批能力强、与高质量发展方向相契合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强化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支撑,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服务支持。让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涌动,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一号文
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东莞日报:今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堂镇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陈荣武:中堂镇将紧扣市“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战略部署,着力构建“标杆引领-场景突破-服务赋能”协同推进体系,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目前,全镇共有185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超70%,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85%。
一是强化数字化转型战略引领,加大数字化试点城市政策宣贯力度,重点推广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数字化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二是推动智能工厂改造升级,鼓励更多规上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智能设备监测与数据分析,实现供应链可视化、工厂智能化、供应链一体化,全面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三是完善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充分利用各类数字化资源,帮助企业精准识别需求,定制“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同步培养企业数字化专业人才,切实提升企业转型成功率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