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莞两会|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3.33万件,审结21.68万件
东莞+ 2025-02-27 11:49:16

2月27日上午,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中院)院长陈小飞代表市中院向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3.33万件,审结21.68万件;其中市中院受理2.18万件,审结2.02万件。审判执行质效实现新跃升,获评全省综合优胜单位,39个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全市法院14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模范法官”“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一批先进典型。

聚焦中心大局,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告中指出,2024年,东莞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诉讼负担,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在助企暖企方面,东莞法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审结商事案件8.95万件,标的额466.52亿元,涉企案件审理时长缩短42.8天。开展法治体检、“法企共建”,审结800件破产案,化解债务157.6亿元,助力11家企业重整、和解。推动“执破融合”,为困境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执行指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东莞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3704件,与公安、检察机关协同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商标权、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在司法金融协同上,运用信用机制帮助金融机构评估企业风险,助力17家科创企业获超亿元贷款。

东莞法院护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1609件,执结威远岛土地案助力大湾区大学建设。成立“外商企业司法服务站”,发布商事审判白皮书,开展普法活动。联合暨南大学开办实习基地,保护侨胞权益。

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时,2个案例入选全省典型。东莞法院建立“一法庭一品牌”机制,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处置涉土地、厂房案件218件,释放9163.38亩土地,执结莞惠城际道滘站TOD项目土地案。审结环境资源案287件,与相关部门建立“林长+森林法官”机制,严惩环评造假,筑牢生态屏障。

筑牢底线思维,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东莞建设

陈小飞在报告中指出,东莞法院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全力承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重任,积极构建平安东莞。

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层面,东莞法院对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等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严守国家“南大门”。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上,审结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697件,判罪犯740人;对毒枭杨锡蓬判处死刑,严惩毒品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审结涉黑涉恶案38件,判罪犯212人,执行涉黑恶财产1.81亿元;审结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案68件72人,全力肃清腐败。

在严惩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犯罪方面,东莞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大力打击“杀猪盘”等电信网络诈骗,配合缅北电诈专项行动,审结涉电诈及关联犯罪案2884件;审结涉食品、药品安全案24件,严惩特大冻品走私案;审理涉网络暴力犯罪案,维护网络清朗;打击假球赛、演唱会门票诈骗,为“球赛经济”“演唱会经济”护航。

践行司法为民,倾力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过去一年,东莞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如我在诉”意识,践行司法为民,倾力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在强化民生福祉保障方面,紧盯就业民生,健全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机制,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为1.3万名劳动者追回欠薪4.1亿元。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打击招工欺诈乱象。加强妇儿老人权益保护,审结相关案件2504件,发出多份指导令和保护令。发放司法救助金447.41万元。

在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上,东莞法院积极开展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审结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184件。搭建大数据管理平台,封存犯罪记录366人次。深化帮扶新模式,开展法治课堂等活动135场,向游戏公司发司法建议防沉迷。

在兑现群众胜诉权益时,东莞法院组织开展“执行质效巩固提升年”行动,执结案件6.94万件,执行到位136.47亿元,平均用时缩短。推进“团贷网”执行,完善执行款发放机制。使用惩戒预警措施,开展“益法拍”活动,为1499家企业修复信用。

在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中,东莞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375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加大争议化解力度,以撤诉、和解结案453件。开展80场行政执法相关活动,强化府院联动,服务重点项目。

持续深化改革,赋能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

在司法改革进程中,东莞法院始终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成效显著。

过去一年,东莞法院积极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深度融入党委领导的“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成功诉前调解13.86万件纠纷。深入落实市委重点工作,打造“幸福港湾”等多元解纷品牌。率先建立镇街及村居万人成讼率数据提取和分析系统,获评全省法院年度十佳工作机制;首创法律风险提示函机制,发出84份司法建议且采纳反馈率达100%。

健全各类纠纷化解机制,创新“村+法庭”调解员跟班轮训模式,发布《调解工作手册》提升调解队伍专业能力。督促行业协会推广合同范本降低涉诉纠纷,搭建果香调解工作室发放5000余份法治锦囊。在解决公司纠纷时加强释法说理获最高法院肯定,发挥示范判决作用妥善处理涉电商行业肖像权纠纷。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出台案件阅核工作实施办法,院庭长承办案件4.97万件,占比22.9%。建立“创优争先”机制,借助“法答网”等平台统一裁判尺度,上诉率等指标同比优化,案件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深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加强刑事案件二审开庭工作。

优化诉讼服务,在线立案18.59万件,电子送达49.68万件,上网文书4.25万份。推进数字法院建设,规范电子卷宗生成。建设刑事判后管理系统实现全周期闭环监管,升级科技法庭提供智能化庭审服务,探索法律文书集约送达一体化服务。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锻造高素质法院铁军

陈小飞在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东莞法院将继续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一体推进坚持党建引领,全面锻造高素质法院铁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升,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过去一年,东莞法院积极组织开展全市法院系统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组“第一议题”和支部集中学习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向市委汇报重大工作、请示重大事项14件次。创新党建共建“3+N”新模式,统筹全市法院83个基层党支部,联合村居、行业协会开展结对共建,着力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经验获最高法院肯定推广。

同时,东莞法院还积极搭建多元学习交流阵地,通过青年共享汇、“跑马”训练营、“莞正”“莞法”“莞香”系列讲堂、“八优评选”多领域业务技能竞赛等方式,系统提升干警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打造“两馆一社”文化阵地赋能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获评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深入推进调查研究工作,围绕市委工作要点及审判执行工作的堵点、难点问题,在全市法院形成72个调研课题,以调研“小切口”推动发展“大文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选树13名劳模和工匠人才,以先进典型引领激励担当作为。

2025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和市委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

文字:记者王骁 图片:记者 郑家雄 程永强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