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党员罗梓少、郑俊彦联合提案《打造大湾区首个中医药制剂线上旗舰平台》等,给市卫健相关部门及相关医院一些务实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党员罗梓少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党员郑俊彦
构建“互联网+制剂”服务链,打造大湾区首个中医药制剂线上旗舰平台
功能升级:在现有“健康东莞”和“名中医地图”基础上,增设“岭南名方专区”,将“紫珠叶洗剂”“降火清咽合剂”等3个入选“岭南名方”品种作为核心产品,开通“复诊续方—医保结算—智能审方—冷链配送”全流程服务。患者上传历史处方后,系统自动匹配用药记录,30分钟内完成处方审核。
同时,联合顺丰、京东物流,在松山湖高新区设立制剂配送中心,针对烧伤、骨伤等急症用药(如紫珠叶洗剂)开通“4小时同城达”服务,覆盖全市32个镇街社区卫生中心。
创新“公益+商业”配送模式
参考浙江省中医院“代茶饮公益行动”,推出“莞邑健康包”,市民购买紫珠叶洗剂满100元可获赠岭南凉茶颗粒体验装,定向赠予外卖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
同时,将东莞市中医院院内制剂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包,社区卫生中心配备智能配药机,支持慢性病患者“刷脸取药”。例如,骨伤康复患者可凭电子处方在社区领取壮骨强筋片,单次取药时间缩短至2分钟。
强化研发核心能力,设立大湾区首个院内制剂中试基地
联合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入5G远程协作系统,实现处方筛选、工艺优化的数字化模拟。例如,针对紫珠叶洗剂开发喷雾剂型,可通过虚拟实验减少60%的试错成本。
同时,设立大湾区首个市中医院院内制剂中试基地,提供“临床数据—工艺优化—生产备案”全链条服务。重点推动紫珠叶洗剂申报“械字号”,开发便携式创面护理套装,目标3年内产值突破5000万元。
跨境合作机制:与澳门大学共建“粤港澳制剂转化中心”,推动东莞制剂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进入大湾区其他城市,同步开发东南亚定制版药浴包。
探索政策突破与保障措施
在审批与流通改革上,探索大湾区互认绿色通道:联合省药监局试点“莞—港—澳”制剂调剂快速备案制,紫珠叶洗剂等品种在湾区定点医院使用免去逐级审批,患者跨市复诊可直接扫码购药。
医保支付创新:慢性病患者可先取药后还款,缓解垫资压力
推动我市院内制剂报销比例从50%提升至80%,开通支付宝“医保信用付”,慢性病患者可先取药后还款,缓解垫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