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仍在佛山!25日上午出现在顺德甘竹溪勒流河段
佛山 2025-02-26 15:01:20

据顺德勒流农业农村办监测,2月25日上午11时左右,在顺德甘竹溪勒流河段,有着“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短暂出现。从视频中见到,中华白海豚浮出水面大约3到5秒,当时距离岸边大约只有2米距离。

记者了解到,发现白海豚踪迹后,该部门立即前往中华白海豚出没区域驱赶作业渔船、钓鱼人员,并立即上报具体位置。

据此前报道,这条中华白海豚曾于20日出现于清远市清城区、21日傍晚游至北江流域三水辖区河段,于25日上午“闪现”于甘竹溪勒流河段。

经过近距离观察,初步判断它健康状况良好。”佛山传媒记者曾在21日跟随三水渔政部门坐船出发搜寻中华白海豚,三水渔政工作人员江民华早前接受采访表示,这条中华白海豚长2米多,每隔4-5分钟就跃出水面,看上去皮肤相对光滑,估算有200多斤重,年龄在中老年之间。

中华白海豚系中国现存的、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海、广西北海、福建厦门附近海域,有“美人鱼”“水上大熊猫”之称,其在淡水环境下一般只能存活10天左右

据悉,白海豚主要依靠声呐定位,在淡水中视力不好,除非是年迈体衰,很少有白海豚会误入内河。目前,勒流农业农村办仍在持续监测,请沿岸渔民、居民若发现白海豚,请第一时间上报具体位置。

记者搜索公开记录发现,佛山市自2012年以来已多次出现中华白海豚误入内河水域的事件。

以下是具体统计及案例概述:

2025年2月,北江三水区河段。一头老年中华白海豚从清远清城区游入佛山三水区北江流域,两地渔政部门接力守护。这是继2016年后,第二次有明确记录的北江流域白海豚出现。

2024年7月,高明区西江水域。市民发现一头老年中华白海豚误入西江高明段,推测因回声定位系统异常导致迷航。渔政部门采取管控措施减少人为干扰。

2021年7月,顺德区甘竹滩水域。中华白海豚因声呐系统问题误入淡水水域,渔政部门联合专家制定保护预案。

2020年12月,禅城区沙口水闸。一头老年白海豚误入东平河沙口水闸,渔政部门启动一级救助程序,最终成功引导其返回海洋。

2020年6月,东平河畔。市民发现疑似中华白海豚,后经确认并采取保护措施。

2017年5月,东平河奇龙大桥河段。市民目击白海豚游弋。

2016年,北江流域首次记录到中华白海豚进入北江三水段。三水油金桥附近,白海豚短暂出现约1小时。

2015年,东平河五斗桥河段,体长2米的成年白海豚被发现。顺德区德胜河容桂段,市民发现中华白海豚。

2012年3月,南海区罗村镇芦塘河涌首次报道佛山水域出现中华白海豚。

根据公开报道,自2012年至2025年,佛山市至少出现10次中华白海豚误入内河的事件,主要集中于北江、西江、东平河等水域。这些案例多与白海豚年老、回声定位系统异常或追逐鱼群有关,渔政部门通常采取跟踪保护、减少航运干扰等措施救助。

文字:记者 周明谦 图片:记者 周明谦 视频:记者 周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