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吴洋:深化推动加工贸易升级 助力东莞文化出海
东莞+ 2025-02-26 13:34:38

建议发挥归国留学人员优势,以潮玩为媒助推东莞文化出海,讲好东莞故事;建议深化推动我市加工贸易升级,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年东莞两会,民建市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宣传科科长吴洋带来了两份提案,与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关。

吴洋认为,文化出海和莞货出海同样重要、相辅相成。她建议,要储备一批既懂潮玩产业,又通国际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在海外讲好东莞故事。推动国家、省市已有政策落地落实,真正为加工贸易企业“减负担”“扩渠道”,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东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议1:

以潮玩为媒助推东莞文化出海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召开的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奋进号角,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吴洋认为,东莞是全球重要的潮玩生产基地,潮玩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东莞文化出海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通过潮玩这一载体创新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做好文化出海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东莞故事,对提升东莞的全球知名度、助力大湾区建设以及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她调研发现,我市文化出海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国际传播主体单一,民间力量未激活;文化符号碎片化,缺乏系统性IP矩阵;归国留学生等统战力量利用不足,政策协同、合作机制不完善,文化传播对在莞外国人触达不够等。

“我市归国留学人员较多,也已成立了相应组织,用好用活归国留学人员人才力量,对助力我市国际传播和文化出海,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吴洋建议,加强国际传播体系和能力建设,挖掘潮玩产业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归国留学人员的力量。比如,利用东莞的归国留学人员资源,通过与高校、媒体合作,培养一批既懂国际传播规则,又熟悉东莞文化的国际传播人才。

吴洋还建议,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之间的沟通合作,为文化出海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形成文化出海合力,如设立文化出海专项资金,对文化出海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等。此外,定期举办面向在莞外国人与归国留学人员的文化活动,如东莞文化体验日、潮玩展览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东莞文化的魅力,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建议2:

深化推动加工贸易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

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本次参会,吴洋还带来了“深化推动我市加工贸易升级,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2024年,市商务局出台“东莞加工贸易10条”。调研发现,大部分企业对于“东莞加工贸易10条”抱有期待,例如目前vivo、OPPO、德普特等龙头企业反馈,有开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的迫切需求。

吴洋建议,东莞市以镇街园区为单位,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让有需企业能享受政策红利,给经营承压企业“雪中送炭”。此外,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扩大综保区的保税维修政策适用范围,争取享有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管理规定优惠政策,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维修业务,推动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创造环境。

如何稳出口、扩内销,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吴洋建议,积极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全力稳定加工贸易份额,重点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抢抓订单。同时,支持企业拓展电子商务渠道。鼓励企业自建电商直播基地,力争本地培育2-3个有运营、有规模、有数据的直播基地,鼓励各镇街(园区)企业、园区、协会举办电商直播带货活动。

“要利用好东莞制造业优势,引入电商综合平台与本土供应链深度融合。”吴洋建议,由政府和行业协会牵头,引导制造业企业精准对接希音、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借助电商平台加大自有品牌宣传力度,帮助服装、毛织、潮玩、食品、家具、箱包等特色产业企业抢订单,并通过集中议价的方式降低莞货宣传成本。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陈栋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