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东莞市万江第二小学 邓锡《如果东莞会说话:听AI讲述千年莞邑》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25 22:09:12

在东莞图书馆古籍部的角落里,我轻触那本泛黄的《莞城志异》,封面的麒麟纹突然泛起蓝光。全息投影中浮现的AI莞娘微微一笑:“欢迎进入城市记忆库,你将听见一座城市的千年心跳。”

第一声脉搏来自宋元时期的寮步码头。AI指尖划过虚空,香市盛景在数据流中重生:满载莞香的木船正驶向波斯海湾,商贾们用三十八种语言讨价还价。我看见香农在黎明前采集“女儿香”,晶莹的树脂顺着岁月沟壑滴落,沉香气息穿透数字屏障萦绕鼻尖。“这是东莞给世界的第一封情书。”莞娘将一粒虚拟香丸放入我掌心,“它曾在紫禁城的朝堂燃烧,如今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精品店里继续诉说东方故事。”

光影流转至明清街巷,千角灯的流苏化作二进制代码垂落。AI莞娘化身戴着VR设备的绣娘,在虚拟绸缎上复原着失传的“八宝针法”。“每盏千角灯都是座微缩城市,”她将光影灯笼推向空中,“3278个构件彼此咬合,就像东莞的城中村与CBD共生。”突然,麒麟舞的鼓点震碎数据幕墙,机械麒麟与舞者同台跳跃,传统刺绣纹样在霓虹灯牌上流淌。

“准备进入记忆云加速区。”眼前的松山湖科学城开始量子跃迁,我看见纳米机器人正在修复明代青花瓷,3D打印机吐出可园新造的六角亭檐角。最震撼的是潮玩工厂:机甲造型的龙舟队员手持光桨,莞香芯片在潮玩手办体内散发幽香。“这是我们的新非遗,”莞娘操控着全息设计台,“让00后用赛博语言续写东莞故事。”

在记忆库尽头,AI莞娘递来特殊耳机:“现在换你成为传声筒。”我戴上设备瞬间,虎门大桥的钢索变成琴弦,散裂成千万条数据链:有的链接着荔枝林里写生的少年,有的缠绕在智能车间机械臂上,更多链结正穿越云端,将东莞的晨光送往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屏。

“城市记忆不是博物馆的标本,”即将消失的莞娘指向天际线,“看那些脚手架,那是正在生长的新年轮。”当我带着满身数据露珠回到现实时,手中《莞城志异》古籍封面泛起涟漪,浮现出动态二维码——扫开竟是本次征文的投稿入口。

东莞这座会说话的城市,正等待着我们用新的故事,为她的记忆库上传永不褪色的光。

作者:东莞市万江第二小学 六年级 2班 邓锡;指导老师:陈玉兴

 

编辑:刘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