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 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小学 张恩烁《麒麟舞动:东莞的文化瑰宝》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9 18:33:53

在我的家乡东莞,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总能听到欢快的锣鼓声,看到五彩斑斓的麒麟在街头巷尾舞动。大人们说,这是传承了千百年的麒麟舞,是我们东莞人最骄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得去年元宵节,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了麒麟舞表演。舞者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头戴麒麟头,在锣鼓声中跳跃腾挪。麒麟头做得栩栩如生,眼睛会眨,嘴巴会动,仿佛真的麒麟降临人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麒麟采青"的环节,舞者们配合默契,将悬挂在高处的"青"(生菜)采下,寓意着吉祥如意。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跟着使劲鼓掌,手都拍红了。

在学校里,我们有幸参加了麒麟舞兴趣班。老师教我们基本步伐和手势,我才知道原来麒麟舞有这么多讲究。练习"麒麟望月"这个动作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旅程。刚开始练习时,我总是摇摇晃晃,甚至无法坚持几秒钟。腿部的肌肉因为长时间紧绷而酸痛,脚踝也常常感到无力。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感到沮丧,但我知道,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找到那种内在的平衡感。特别是身体微微前倾,双手展开,这个动作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起初,我总是顾此失彼,要么身体前倾过度失去平衡,要么双手僵硬无法舒展。为了掌握这个动作,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反复练习。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从一次到无数次,每一次尝试都让我离目标更近一步。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能够站得更稳,动作也更加流畅。随着练习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这个动作不仅仅是外在的形体表现,更需要内心的投入。每一次练习,我都会想象自己化身为麒麟,站在天地之间,仰望苍穹。这种想象让我更容易找到那种神圣而威严的感觉。

练习"麒麟望月"的过程虽然艰难,却让我收获了成长与感悟。从笨拙到流畅,这不仅是对身体的锤炼,更是对内心的洗礼。每一次练习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也是对理想与智慧的追寻。现在,我常向亲友介绍麒麟舞,告诉他们这是东莞人精神的象征,代表着祥瑞、智慧与勇气。我希望更多人了解并喜爱麒麟舞,让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传承下去。

每当看到麒麟舞动,我就感到特别自豪。这是我们东莞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保护和传承麒麟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小学 五年级 2班 张恩烁;指导老师:邹小群

编辑:冯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