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座城与“反向春运”人群的双向奔赴——解码在莞“反向过年”热
东莞+ 2025-02-07 17:15:29

乙巳蛇年春节,莞邑大地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东莞这座“国际制造名城”,以高端精密制造的细心与匠心,以“新春·进莞来团聚”的诚意与新意,“智”造一场年味、莞味与温情交织的春节文化盛宴,引发一股在东莞“反向过年”热,刷新外界对工业城市的想象。

▲人气火爆的2025“花Young莞邑”龙湾花灯会

春节假期,从精密高效的流水线到温情涌动的街头巷尾,从“新东莞人”的团圆家宴到全球游客的深度体验,这座城市用“东莞制造”的硬核实力与创新思维,打造了一场融传统年俗、潮流文化、科技魅力与国际风情于一体的春节盛典,吸引八方宾客进莞来团聚。

据初步测算,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除夕至大年初七),全市合计接待游客总数522.6万人次,同比增长4%,实现旅游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9.4%,均创下近年春节最好成绩。

▲茶山南社古村热气腾腾 谢锐坚 摄

蛇行千里谱新篇。透过春节这个窗口,国际制造名城的温情、友善与吸引力尽显,让外界看到一个温情满满、热气腾腾的东莞。

制造业底色赋能文旅创新:400项活动织就莞版“年味地图”

东莞,一座屹立于时代潮头的国际制造名城,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东莞锚定文化强市建设目标任务,积极利用自身制造业底色赋能文旅创新,不断解锁“文旅+”新玩法,精心营造文旅融合新场景,开辟出文旅发展的新赛道。

蛇年春节,东莞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制造业思维”重构春节文旅生态。全市33个镇街(园区)联动推出超400项特色文旅体活动,形成“一镇一IP,全域皆场景”的沉浸式节庆网络,让市民游客全方位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之中。

▲2025“花Young莞邑”龙湾花灯会游人如织

在万江,“湾区周末IN东莞”系列活动之2025“花Young莞邑”龙湾花灯会盛大举行。这场花灯会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将东莞地标、潮玩以及蛇年、中国风等元素融入20组大型花灯之中,塑造出张灯结彩、一路繁花似锦的节日盛景,使市民游客仿佛置身于梦幻的光影世界,深切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

在谢岗,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为主题的2025年贺新春文艺晚会,涵盖歌舞、魔术、武术、相声、杂技、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谢岗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风采。

在桥头田头角村,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热烈开展。这些体育赛事不仅展现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还为助力“百千万工程”、推动桥头镇和美乡村建设汇聚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鸦片战争博物馆春节氛围浓

鸦片战争博物馆、南社古村落、隐贤山庄、香市动物园等热门A级旅游景区、自然公园齐齐开启“人从众”模式。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东莞16个主要自然公园共接待游客116.69万人次。游客们在这里或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各得其乐。

景区之外,商圈、街区、市场等生活场景也成为大众休闲的热门选择。在山姆超市、盒马鲜生,人们欢乐购物,尽情享受消费的乐趣;在东莞记忆首开区、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游人如织,大家漫步其中,感受城市的文化气息与艺术氛围,享受悠闲惬意的假期时光。

▲“潮流东莞·火柴盒”春节期间火力全开

九大板块超400项年味十足、内涵丰富的精品文旅体活动,共同织就莞版“年味地图”。无论是热衷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还是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抑或是喜爱阖家欢乐的家庭,都能依据这份“年味地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年乐趣,尽情嗨翻蛇年新春。

▲《人民日报》关注东莞记忆首开区

丰富多彩的“东莞年味”,吸引众多央媒、省媒报道关注。春节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网、经济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大公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重点报道了“新春·进莞来团聚”东莞春节文旅体活动及暖心故事,“莞味”新春火出圈。2月2日,《人民日报》要闻版“文化中国行”栏目刊出《百年老街展新颜》,报道“东莞记忆”打造多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虎门站新春氛围拉满,欢迎旅客新春进莞来团聚 陈栋 摄

留人更留心:政企系列温情举措催生“反向过年”新潮

东莞,这座在制造业领域熠熠生辉的城市,常住人口超千万,其中大部分为外地来莞打拼的奋斗者。往昔,每当春节临近,许多人便会踏上归乡的旅程,暂时告别这座挥洒汗水的城市,回到老家与亲人共享天伦。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毅然选择留在东莞过年,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早已悄然成为他们心中温暖的“第二故乡”。

▲在莞过大年的工厂员工准备年夜饭 程永强 摄

来自河南的王大爷和老伴就是“反向过年”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儿子在松山湖一家电子公司担任技术员,儿媳是一名幼儿园老师。王大爷的儿子小王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梦想来到东莞,凭借自身努力,现已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并已在东莞安家落户。春节,小王更希望让父母来东莞过年,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宜居宜业宜游。王大爷感慨:“以前总觉得东莞是个打工的地方,现在发现这里生活很方便。”

像王大爷一家这样,选择“进莞来团聚”的家庭不在少数。这种新颖的“反向过年”团圆方式,折射出东莞这座制造业大市的另一面——它不仅是制造名城,更是一座充满温情与烟火气息的宜居之城。

▲大朗镇文化进企业新春慰问活动走进重点企业

从传统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如今的“我来到你的城市”,老家父母奔赴子女工作地过年,已然成为一种流行的新风尚。而作为新一线城市、制造业强市,东莞无疑是“反向春运”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春节的核心是阖家团圆,无论正向回家还是反向相聚,只要一家人整整齐齐,那便是最浓的年味。

在东莞“反向过年”现象的背后,是城市与“反向春运”人群的双向奔赴。为了让大家安心留莞、舒心过年,东莞出台了一系列暖心举措。“暖工稳产14条”,福利满满,“红包”多多;青年人才驿站,拎包免费入住;实施用心调度、舒心留莞、贴心返莞、暖心对接“四心”共“24条”举措,全力保障员工有序流动、企业稳工稳产;从云贵川等劳务输出大省直达东莞的30趟“暖心专列”,为游子铺就返莞的温暖之路;社区组织的“百家宴”上,邻里间分享美食、畅谈生活,情谊愈发深厚;东莞东站、虎门高铁站的暖心接站服务,让每一位抵达东莞的旅客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暖心接站服务让新春进莞来的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 陈帆 摄

东莞东站和虎门高铁站两大客运站,丰富多彩的“新春·进莞来团聚”接站活动热烈上演,热闹喜庆的氛围,让每一个春节来莞团聚、旅游的旅客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好客。东莞招牌烧鹅更是吸引众多旅客驻足品尝,其皮脆肉嫩、汁多味美的口感赢得赞声不断,搭配的热水、热茶和饼干,为旅客补充能量、暖胃暖心。

春节期间,东莞用最诚挚的热情、最贴心的服务,鼓励企业员工留莞过年,欢迎员工家属来莞团聚。这些贴心之举,让留莞奋斗者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他们更积极地融入这座城市,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与力量,共同书写城市与个人发展的美好篇章。

可园博物馆春节人气旺

城市软实力升级:细节处见证“硬核工厂”发展蜕变

“反向过年”,不仅是子女发出的温暖邀约,更需要城市以宽广的胸怀、十足的诚意,与民众实现“双向奔赴”。春节期间,东莞便充分展现出这种包容与温情,从交通到商业,从运动休闲到旅游观光,从饮食服务到医疗保障,城市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细腻匠心,见证着这座“硬核工厂”的华丽蜕变。

这个春节,东莞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惠民举措,为市民游客呈上一份丰盛的“新春文旅大礼包”。全市各大景区、精选酒店、热门电影院、餐饮场所及旅行社,推出形式多样的优惠打折活动,涵盖景区门票、酒店住宿折扣等,全市公共交通免费开放,各类优惠活动合计50多项,让每一位在莞过年的人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东莞迎宾馆春节期间酒店、餐饮皆双位数增长

在医疗服务方面,东莞同样尽显人文关怀。全市三甲医院专门开设了包含英、法、阿拉伯语等8种语言的就医绿色通道,极大地方便了外籍人士就医。

蛇年春节,不少外国友人选择在东莞过年,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春节期间,“今日东莞”依托《外国人在东莞》品牌栏目优势,把镜头对准在莞过年的外籍友人,生动呈现津巴布韦医学生、加拿大芭蕾舞者、美籍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员、智利设计师和中非混血音乐人在莞过年的独特体验,策划推出双语原创视频产品6期,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反响。在莞外国人“反向团圆”吸引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央媒、省媒及海外平台主动关注及刊发,视频还获得中国驻海外大使点赞转发,累计阅播量超过300万次。

▲非洲姑娘耐心在东莞感受中国春节浓浓年味

26岁的非洲姑娘耐心,来自津巴布韦,是东莞人民医院的一名外籍医学研究生。这个春节,她化身为文化探索者,深入体验东莞的传统手工技艺,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沉浸式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她由衷地表示:“我很乐意邀请朋友来东莞,这是一座值得来玩的城市。”

美籍研究员马修于2022年加入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开展研究工作。蛇年春节,是他第一次在东莞度过春节假期。参观钟书阁、逛迎春花市、学习书写汉字“福”、品尝传统小吃……一系列充满年味的活动,让马修重新认识了这座他工作生活已久的城市,在“过年”这件事上,东莞给了他全新的惊喜。

▲在莞过年的外籍友人体验浓浓年味

东莞,这座每天绽放新精彩的活力之城,不仅拥有世界级的产业配套,更有着令人赞叹的生活品质,它正在重新定义工业城市的内涵。

东莞正凭借其独特的城市魅力,成为无数家庭的温馨港湾。可以预见,随着产业升级与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东莞扎根,会有更多家庭选择在这座“反向春运友好型城市”过年。东莞也将继续书写属于它的“反向过年”温暖篇章。

▲东莞记忆首开区年味浓、人气旺

这个春节假期,东莞用匠心与诚意让流量落地,文旅市场喜迎“开门红”。“反向过年”热潮涌动,不仅是一种过节方式的转变,更是东莞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吸引力不断攀升的有力见证。在这座开放包容、文化多元的城市,不管你来自哪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归属感与幸福感。

春节文旅的“开门红”,无疑为东莞文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乙巳蛇年,东莞将以蛇行千里的坚韧与执着,不断挖掘城市文旅潜力,持续创新文旅体验,让这新春“开门红”化作长久闪耀的“长红”,在大湾区的版图上,绘就一幅独具魅力的文旅画卷,吸引更多人前来领略“湾区潮流生活休闲集聚地”的独特风采。

文字:记者 赵水平 图片:东莞文旅 程永强 陈帆 陈栋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