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城市小小推荐官,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东莞,这个有趣的城市。
东莞是岭南文明重要的发源地,现在留存了一批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反映先民生活习俗的非遗项目,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传承千年的中国灯火——千角灯。
提到灯,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道滘举办的元宵节上面的彩灯,是孔明灯的美丽飘袅,还是《红楼梦》中各种宫灯的精美。如果你看了东莞的千角灯,你一定会被它的美丽所震撼,它上面那些装饰的细节,足以让你大开眼界。
每一项非遗都有深厚的历史,相传,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独有,千角灯上一共有24条灯带,上面绘出花鸟和《二十四孝》这个故事的图案。整个灯分为:灯顶、灯柱、灯体、灯带、灯尾五个部分,其中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灯体这个部分,它由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立体结构拼接而成,这千角灯的整个灯体结构有200多个大小不一的等边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和梯形。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民国时期东莞诗人杨鹤宾写的《东莞竹枝词》“一灯千角庆元宵,赵氏天潢衍宋朝。但愿灯花来报喜,三年抱两饮灯烧。”可见,在我们东莞人的心目中,哪里有千角灯的灯明,哪里就有充满添丁纳福的吉兴色彩。
说完千角灯,那现在就来讨论讨论我们中国龙的传人,舟的魅力——龙舟。
农历五月是大家熟悉的日子,那就是——龙舟月。根据潮汐的变化,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东莞的各个小镇就开始轮流举行龙舟比赛。一直到月底,镇镇有景,村村有船,龙舟比赛成了每个村子的头等大事,有的大村子里有20多条龙舟,很多人都来划船比赛,20多个人聚在一条龙舟上,每天下班后就过来训练。
任何一项非遗都会在传承人的手中不断改进,根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传承人冯沛朝所说,以前做龙舟的材料,从格木到松木,再到如今的杉木;以前龙舟的底部是W型,现在改成了V型。现在人们都追求更轻更快的杉木龙舟,杉木本身就轻,在经过传承人们的改造就成了一条又轻又快还能掌握平衡的龙舟。
说完这两项最有趣的非遗文物,现在来给大家介绍东莞最有名的小吃——烧鹅濑粉。
厚街烧鹅濑粉是东莞最出名的小吃之一,它结合了鹅肉鲜嫩美味和濑粉的爽滑。鹅肉经过秘制卤料的浸泡、腌制,再用明火慢烤,烤成皮脆、色泽金黄。濑粉则用上好的粘米粉,经过细致的加工,煮好的濑粉滑而不腻,吃起来入口即化。
下面来讲一道高涉的美食——高涉鱼丸。高涉鱼丸是一道地道的东莞水乡菜,制作鱼丸的主要食材是新鲜的鲮鱼,制作的过程也很复杂,有选鱼、去鳞、剔骨、剁肉、打胶、挤丸、泡煮等多道工序。听说光是打胶这一道工序就需要三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做的过程中,鱼肉需要反复捶打捏成丸子,这其中还要加入油盐,陈皮,蒜蓉等配料,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制作工序,我们真的要好好珍惜这些在背后辛苦给我们做美食的人。据说在2010年“高涉鱼丸”这道美食就被选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就是东莞的特色美食和文物,如果你还对东莞其他的文物或美食有兴趣,欢迎来到东莞来参观!
作者:东莞市道滘镇济川小学 五年级 5班 李佳怡;指导老师:杨武
编辑:赵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