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城市“遁地师”:肤色决定工资
东莞+ 2025-01-17 20:02:44

“我们公司昨天就已经放假了,工人领完工资都回家过年了。”1月17日,姚敏一个人坐在公司里,笑着跟记者说道。他说,“今年留莞,在新房子里面过年。”

▲姚敏

穿越“地下世界”

“我是做非开挖管道的。”姚敏是一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师,1987年出生,来自安徽,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和对机械操作的热爱,在东莞这片热土上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2008年,21岁的他怀揣梦想,只身来到东莞,开启与地下管道打交道的生活。

▲姚敏在工作现场

据了解,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师是专门负责在不进行地表大面积开挖的情况下,对地下管道、线缆等设施进行检测、修复和维护的专业人员。“就是做顶管施工的。”姚敏介绍道,“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条路我们不破(坏),我们从这里穿越一条管道过去。”顶管施工是一种高效的非开挖施工技术,它通过最小化地表开挖,实现管道的埋设。这种技术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了施工的高效率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城市中心或交通繁忙区域,有效避免了传统挖掘方法可能引起的交通拥堵和对现有基础设施的破坏,因此在市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姚敏说道:“我们就是做市政管道的,雨水、污水、自来水、燃气等管道我们都做。”

▲地下管道非开挖施工现场

2008年刚来到东莞时,姚敏就凭借着自己的机械专业背景,迅速在南方电网找到了立足之地。他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非开挖管道项目,即在不破坏地面的情况下,穿越管道进行市政、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项工作对技术要求极高,但姚敏凭借着对技术的热爱和刻苦钻研,逐渐成长为团队中的技术骨干。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姚敏感慨万千。“做我们这一行有一句话叫‘上天容易入地难’。”姚敏说道,“因为天上的东西你能看得见,但地下的情况很复杂,且穿越的地质种类繁多,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在里面是看不见的。我们要在完成管道检测与评估后,需要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具体的修复方案,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材料和设备,确定修复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成本控制等等因素。”

▲地下管道非开挖施工现场

“最记得有次遇到一个难以攻克的任务,当时是在一个电力工程项目中,我们的管道要‘穿越’一座山。”姚敏介绍,当时需要铺设的管道要“穿越”一座长达180米的小山,地下“穿越”难度比较大,山底下都是坚硬的岩石和鹅卵石。尽管如此,姚敏和他的团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施工质量,圆满地完成了这次“穿越”任务。

▲姚敏带领团队圆满完成“穿越”一座山的任务,当天他激动地发了个朋友圈

姚敏表示,地下管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地下管线众多,且往往存在不可控因素,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胆大心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他带领团队,通过精确的交底、现场勘测和仪器探测,确保每一次施工都能顺利进行。同时,他们还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在东莞打拼的这些年里,姚敏见证了这座城市基础设施的巨大变化。“以前,很多管线很难找到具体的单位负责人,施工图纸也不清晰。”他说,“但现在,每个细节都很受重视,图纸画得很清晰,这对我们施工来说方便了很多。”

肤色决定工资

此外,他们在道路施工作业期间还要面临高温天气的“烤验”。刚踏入这一行时,让姚敏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公司老板看见姚敏这位20岁出头的小伙长得白白净净的,就跟他说:“你如果能把东莞的夏天熬过去,我就正式培养你。”

众所周知,东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拥有“超长待机”的夏天,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常受台风、暴雨侵袭。作为“管道人”,户外作业避免不了,幸运的是,姚敏来东莞的第一年夏天就熬过去了,并从白白净净的小伙晒成了如今黑不溜秋的样子,他也从此开启了“管道人”的“炼金术”。他得以有机会去学习各种各样的管道非开挖技术,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做到后面的技术员,并凭借着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迅速在业界崭露头角。

▲地下管道非开挖施工现场

每年夏天也是姚敏最忙的时候。姚敏告诉记者,在他们这一行还有一句话,就是“肤色决定工资”,他说:“如果我养得白白胖胖的,那这一年我肯定挣不到钱。”

2018年,姚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名康非开挖工程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非开挖地下管线技术。

▲在高温天户外作业的姚敏不仅晒得黝黑,还中暑了

“去年八九月份,东莞最热的时候,有次工人临时有事请假了,我就顶上去干了,结果我就中暑了。”爱岗敬业的姚敏,如今依然坚持奋斗在一线,他表示做他们这一行就是要能吃苦耐劳,姚敏还说,“只要我们认认真真把事情做好,就会有很多人找上门来找我们做事情的。”

在姚敏的带领下,名康非开挖工程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公司已经有十几名员工,业务遍布东莞的多个镇街。每当提起自己的公司,姚敏总是满脸自豪。他说:“我们这个行业虽然辛苦,但看到一条条管道在我们的努力下顺利‘穿越’,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东莞处处是机遇”

今年,姚敏在东莞买了新房子,安了家。妻子是他的同学,两人育有两个孩子。在东莞生活多年,他已经完全融入这座城市,不仅仅是2亿分之一,更是千万分之一,是东莞最坚定的粉丝。“我挺喜欢这座城市的,处处是机遇,敢拼就能赢。”他说,“这里的环境和气候都特别适合我。”姚敏还表示,今年春节会将在安徽老家的父母接到东莞来,一起在新房子里相聚团年。

▲今年春节,姚敏一家人将在东莞的新房子里相聚团年

谈到未来,姚敏表示将继续专注于管道非开挖行业,新的一年他也期望公司发展能越来越好,更上一层楼。“我们没有什么其他技术,”他笑着说,“只会这一行,所以只能继续做下去。公司正在结合现代化科技发展,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姚敏表示东莞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年轻人如果想要在这座城市打拼,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能吃苦。”他说,“还有就是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就一定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从安徽到东莞,从打工仔到创业者,姚敏用自己的双手“穿越”了城市的地下世界,也穿越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他的故事,是无数在东莞奋斗者的缩影,也是这座城市不断蝶变的见证。

文字:莫凤英 图片:莫凤英、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