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我国国家战略之一,不仅有助于减少对国外集成电路产品的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还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据黄埔海关统计,2024年,该关监管集成电路进出口同比增长17.2%。

作为国际制造名城,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对集成电路的需求旺盛,集成电路进出口在全市外贸中占有突出地位。据黄埔海关统计,2024年,东莞市集成电路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15.1%,占东莞市外贸总值的26.7%。
目前,东莞已初步形成了以封装测试、设计为核心,以第三代半导体为特色,以及所涵盖的设备、原材料及应用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布局。多家国内领先的封测企业分布在东莞松山湖、清溪、石排、长安、黄江等多个镇街。如位于黄江镇的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的东莞封测厂,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小信号组件工厂;位于万江街道的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领先的独立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商。
随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飞速发展,光刻胶、单晶硅片等原材料的进口需求日益旺盛。对企业而言,提高原材料进口通关效率,及时投入生产,能有效提升企业履约能力,节约运作成本,从而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实现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片产业化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关务负责人杨先生介绍:“我们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工序都是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的,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或延误,就会对整个生产制造以及客户交付方面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原料、设备在进口环节的通关时效,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黄埔海关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精准实施“链式”海关监管服务,“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快速通关监管方案,并在商品价格、归类、原产地等申报要素的准确性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地上给予政策指导,确保货物安全顺畅通关。
“建设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是国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的任务。黄埔海关聚焦战略性产业,培育扶持战略性半导体产业集群,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关一方面创新开展“口岸+属地”协同监管,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落地投产。另一方面加大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的信用培育力度,开展“靶向”政策辅导,解决进出口疑难问题,助力高新技术企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