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东坑镇的东莞市旭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东莞市高精密钛合金金属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东坑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培育主体、搭建平台、精准服务等措施,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该镇企业纷纷把科技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而旭锐精密正是其中一家企业。

旭锐精密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通讯和消费性电子等领域产品的研发与制造,通过注重科技创新,聚焦科技成果孵化落地、推广应用、迭代升级,促进项目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机融合,快速发展壮大。
近年来,东坑镇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和产业由大到强。其中,在以平台为依托提升竞争力方面,该镇积极培育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其中市级工程中心31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重点实验室7家(其中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认定实验室3家)。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和政策引导下,旭锐精密公司加大力度进行科技创新。“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研发。”据旭锐精密公司财务主管江波介绍,为了满足国内外高新技术行业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必须要大力开展对高精密金属件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系统研究和开发,“建设一个以高精密金属件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膜系开发、镀膜装备、镀膜材料等系统集成、工程化技术研究和推广为主要目标的高精密金属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及品质投入,先后增加高精度检测设备和标准实验室设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产品解决方案。在人员配备方面,该公司拥有从事研发及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人员3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同时,与优势科研单位有机结合,形成产、学、研开发基地。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创新和产业的重要桥梁,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在旭锐精密公司大楼内,设有三个高精度精密仪器实验室,与各实验室同一楼层的,是不同的生产车间。“我们的实验室,分为研发和质检,不同的实验室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江波进一步介绍说:“比如设在四楼的质检实验室,主要是针对四楼产出的成品,进行出货前的质检。工作人员检查后,在旁边的车间,可以进行打包发货。”
除了硬件,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人”才是关键。为此,旭锐精密公司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和奖励制度》,以此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楼上楼下,成果转化。在旭锐精密公司大楼内,一栋楼里就能实现成果研发“从0到1”,成果转化“从1到N”。目前,旭锐精密公司拥有专利76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专利68件。“自成功被认定为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来,我公司产品的良品率、顾客满意度都得到了提升,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更是被调动起来,公司拥有的8件发明专利中,有7件是建立工程中心后取得,这不仅带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江波开心地说道。
“我们公司坚持先进制造,每年在设备采购、更新方面都有一定的投入,今年,投入了1000万元购买了一批新的设备,新设备在这两个月陆续到货,工人们在抓紧调试,明年,就可以投入到新产品的制造中。”看着眼前两列崭新的机器设备,江波对未来充满信心。“新的产品已经研发出来了,等新到的机器设备调试好,我们就开始生产,2023年,我们的生产总值有3.51亿,今年达到4.21亿,预计到2025年,生产总值会较2023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