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 莞揭开新局㉒| 麻惠工作队:做到两个“摸清” 推进麻惠共建合作模式
东莞+ 2024-12-24 12:22:59

培育“产业链链主”,探索“产业链招商”模式;推动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分三阶段推进“反向飞地”建设,打造约680亩产业共建载体……新一轮莞揭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开展以来,麻涌镇驻惠来县工作队(以下简称“麻惠工作队”)做到两个“摸清”,筑牢合作基础,确立建设“1+2+N”产业共建合作平台,有力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同步高质量发展。

明确“1+2+N”产业共建思路

推动麻惠对口帮扶工作迈上新台阶,工作队坚持做到两个“摸清”,即摸清惠来县产业基础,土地供应、资源禀赋等基本情况,摸清东莞市派驻惠来县五镇的驻镇帮镇扶村人员结构和工作成效,筑牢了麻惠深度合作的基础。

“我们因地制宜,立足特色,探索两地共建的合作模式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建设‘1+2+N’产业共建合作平台思路。”麻惠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其中,“1”为1套产业共建合作方案。“2”是指两种产业共建合作模式,包括特色产业基地和联合招商基地。“N”是指组成“特色产业基地”和“联合招商基地”的N个地块。

麻惠工作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莞揭指挥部部署,推动惠来县筛选4宗成熟地块,申请纳入莞揭产业转移合作园区“1+N”范围,同步享受市级合作园区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服务。

目前,在惠来县临港产业园内规划677.80亩土地建设首个麻惠产业共建合作平台“特色产业基地”(下称“麻惠共建基地”),采取共同建设、共同招商、共同服务园区企业、共议资金使用、共享合作成果的共建方式,已经落地两个项目。

▲调研惠城镇企业

产业兴、百业旺。麻惠工作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共建合作园区通用厂房的模式,探索培育以“产业链链主”带动产业上下游集聚的“产业链招商”模式,推动麻惠共建基地内国投电力揭阳市(惠来)氢能产业链关键设备制造项目和上海华申新能源电质储备一体化数字孪生工厂项目加快实现施工投产。在莞揭指挥部的指导下,引入东莞诚泰沥青项目在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摘牌落地。

分三阶段推进建设“反向飞地”

“飞地”合作是产业有序转移的重要载体。2023年3月,广东推动产业有序转移“路线图”出炉,提出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反向飞地”,变传统“飞入地”为“飞出地”。

今年以来,麻惠工作队将“反向飞地”建设作为对口帮扶协作的重要载体,在麻涌镇设立“反向飞地”“麻惠乡村振兴展销中心”,高效利用、充分发挥结对帮扶优势资源。

“我们充分发挥两地优势互补作用,立足惠来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争取优势资源,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麻惠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支持惠来县通过租赁办公楼宇、设置产品展销中心、建设孵化载体、打造招商展示平台等方式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反向飞地”。

麻惠“反向飞地”莞揭“科创飞地”为依托,对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开展培育孵化支持经莞揭“科创飞地”培育孵化的企业,采取“总部在东莞、基地在惠来”“研发在东莞、生产在惠来”“贸易在东莞、生产在惠来”的模式在东莞设立反向飞地。

▲调研海源达鲍鱼基地

目前,“反向飞地”已初见成效,既带动被帮扶地的农产品销售,增强镇村经济实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在珠三角地区开辟了对接大湾区市场的门户,搭建了与各企业、协会对接交流的平台。

▲调研参观前詹风电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麻惠工作队积极推进惠来县农业产业现代化,打造万棵优质荔枝合作示范基地,万亩红薯、葵潭500亩凤梨、溪西香水柠檬等若干个具有相当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种植试验基地项目,驻镇帮扶工作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工作队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