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垃圾分类变成新时尚?
让越来越多的市民,
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近年来,清溪镇以“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为目标,从健全管理制度、建设示范片区、完善硬件设施、打造精品路线、开展宣传引导等方面入手,积极打造新亮点,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在2024年前三季度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清溪镇始终名列前茅。
“示范创新”引领
让“新时尚”变“新常态”

根据《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莞香花”行动方案》,到2025年底,东莞将培育百所特色学校。在此次创建过程中,清溪镇各校(园)坚持“立德树人”本色,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建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家校联动等,让垃圾分类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截至目前,清溪镇有9所“莞香花”生活垃圾分类特色学校,数量为全市最多;清溪医院获评东莞市“莞香花”特色医院;柏思酒店、麗枫酒店获评东莞市“莞香花”特色酒店;目前正全力创建“莞香花”特色市场,让“新时尚”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常态”。

当好宣教“主力军”
让“随手扔”变“随手分”
自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清溪镇制订《清溪镇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清溪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方案(2023年修订版)》,建成投用171套功能齐全的垃圾分类投放亭,高频率、多形式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活动,联合原创录制了垃圾分类主题MV《垃圾分类歌》,持续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群团志愿、主题宣传、入户宣传等活动,确保每季度对示范片区居住区宣传覆盖率达25%以上。
今年以来,清溪镇共开展“五进”宣传活动98次,入户宣传活动64次,入户数达21000户。在今年市垃圾分类“五大赛”中,清溪镇共有9名选手获得奖项。
“善治积分”巧赋能
让“要我分”变“我要分”
清溪镇建立“一教二改三处罚”工作机制,每季度联合镇有关部门对各大产生源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定期对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进行全覆盖考评,建立问题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并开展“回头看”。每周至少开展2次夜间垃圾分类引导巡查工作,规范垃圾分类引导管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垃圾分类执法行动86次,检查场所610家,口头劝导教育132家,累计整改46处,开具《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承诺书》29宗。
同时,清溪镇积极实施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通过打造垃圾分类智能分类投放亭、“花卉超市”等,用积分兑换激励居民养成分类好习惯,使之养成“我要分”的自觉性。目前,清溪镇在土桥村建设了4个垃圾分类智能分类投放亭,在铁场村、长山头村启用了“花卉超市”。今年以来,清溪镇累计开展垃圾分类执法行动86次,检查场所610家,口头劝导教育132家,累计整改46处,开具《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承诺书》29宗,小微执法3家罚款400元,智能分类亭使用群众人数达1368人,投放进智能分类亭的各类垃圾近1.5吨,积分兑换礼品约400份。
清溪镇将紧抓垃圾分类的“关键事”,让越来越多人在“潜移默化”中,把垃圾分类视作一种文明行为,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逐渐形成“垃圾分类我先行 美好环境共缔造”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