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5日,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在佛山举行,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超2600名咏春拳高手一较高下,以拳会友、以武传情,最终诞生了699个冠军,上演了一场让人叹为观止的武林盛宴。
作为世界武术联合会七大官方赛事之一的顶级咏春拳赛事,本次大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广东省武术协会、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承办,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人民政府、佛山市体育彩票中心协办。
从今年起,国际咏春拳大赛将连续三年落地在佛山。“中国武术之城”佛山多了一个“咏春拳国际赛”的大IP,全球各地武术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大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功夫+”产业建设提速,推动佛山传统文化与文旅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开放
全球咏春拳派系百花齐放
一声高吼,挥刀振臂,上下翻腾,外国美女耍起双刀英姿飒爽;“问手、摊手、膀手、圈手”,咏春拳木人桩青年选手拳拳有力,频频获高分;甩手直冲,以掌化拳,黐手实战对抗激烈滚烫;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心意融合、腰马合一,集体咏春拳项目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历时4天的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下至4岁,上至70岁的全球各路咏春拳好手,在套路、咏春拳黐手、功力以及个人全能五大项中展开激烈比拼,展示出全球咏春拳发展的兴旺景象。
4岁开始练习武术的杨嘉锐斩获了2个单项冠军和一个团体冠军。他表示,“从小就喜欢佛山功夫,现在更成了一名武术教练。”“取得这个成绩很惊喜!”来自中国香港的冯菲今年14岁,第一次参加国际性咏春比赛就获得女子A3B小念头组冠军。
来自肇庆的伍尚联获得男子黐手赛项的冠军。“在这里遇到全球的咏春拳高手,大家一起过招十分过瘾。” 而来自罗马尼亚的Mara Obeanu更取得四金一银的好成绩。她认为这次比赛的经历远比冠军头衔重要,因为在佛山的这几天,她不仅能向全世界的咏春高手交流切磋,还可以亲身感受这座武术之城的魅力。
赛场上选手们热烈比拼,赛场外国内外选手热情交流。来自中山的武术教练程师傅向保加利亚的选手发起了“挑战”,希望一起来一场咏春拳黐手。而在另一边,来自深圳的选手在看到外国选手热身时,热心地跑去进行指导,并告诉他们“打拳想要速度快,必须放松”。不同国家的选手互相加油、鼓劲。
“赛场内外,我们看到了各咏春拳流派的套路拳术尽展,大家交流切磋氛围浓厚,海外参赛选手虽然语言不通、国籍不同,但展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情有独钟。” 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仲裁委委员陈耀佳表示,这次大赛,佛山向世界咏春拳爱好者奉上了一场咏春文化大餐。
创新
让世界看见不一样的顶级赛事
创新是当下的热词,在佛山这座创新之城举办的国际咏春拳大赛,同样充满着创新的元素,让全球参赛者深度体验咏春魅力。
高科技评分系统--中华武术智能功夫桩在本次大赛中首次亮相。割手圈婉,冲拳拍杀……张志斌打出的一招一式,包括用力方式、角度、力度等,随着击中目标发出不同的声音,智能感应系统随即计算出相应的最大功力和速度分数。完成一套功力拳法后,舞台上方的电子显示屏同时得出综合分数84分。“感觉很不错!和传统的木人桩相比,智能桩的质感相对柔软,更容易发力,对于我们规范动作的发力方式和力度非常有意义。” 张志斌表示。
“这套系统是广东武协花了12年时间研发。”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竞赛部部长郭福进介绍,相比于传统木人桩,中华武术智能功夫桩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重新构造,从速度、力量、准确性、动作的标准性4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评判,这也是国际上对武术评判的一个共同标准。
本次大赛使用智能木人桩进行功力比赛的创新做法,吸引了众多外国选手的关注。来自保加利亚的阿森诺夫比赛后还围着智能木人桩进行研究。“在功夫名人辈出的佛山看到这么有新意的高科技设备,太惊喜了!这是对世界武术和咏春拳的贡献,真想带回国去练习和提高。”
比赛成绩可作为《中国武术段位制》段位和段级的依据,也是本次大赛的一个创新办赛模式。其中,凡是年满 11 周岁,获得套路1项拳术成绩7.0分以上的,可申请授予相关段位。另外,大赛组委会把各个支系的咏春拳都纳入到大赛的项目里评分。“往届比赛一般只分小念头、寻桥、标指,今年百家争鸣。”广东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杨晓立说。
佛山大学的鲲驰尚武队派出了36名队员参赛,斩获了多个赛项的冠军。领队老师戴武君表示,咏春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了广大青年学子,本次大赛所设的众多奖项类别,让更多咏春拳爱好者的刻苦训练得到肯定,激发他们对咏春拳、对佛山武术文化更深沉的热爱与追求。
发扬
“佛山功夫”让文旅产业战法更出色
当前,佛山正全力加快建设旅游强市,奋力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佛山旅游业最大的特色是文化。以功夫为首,佛山“十大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全国唯一的“中国武术之城”等金字招牌声名远扬。
近年来,佛山持续深入保护和研究咏春拳,构建咏春等全球功夫文化产业中心,推动咏春拳成为佛山武术拳种的领头羊。佛山咏春拳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已然成为佛山武术乃至城市精神的一大文化名片。
“佛山的热情好客,以及对咏春拳的热爱和热情,一直鼓舞着我们。”国际武术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史蒂夫•科雷夫表示。
“通过举办本次国际咏春拳大赛,佛山向全球展示了她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蕴,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在佛山市咏春协会会长郭伟湛看来,佛山举办高质量、高规格的大赛,加强了全球各地武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擦亮佛山“中国武术之城”的金字招牌。
佛山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打造了武术文化旅游路线,探索建设“功夫+旅游”的发展模式。叶问堂、黄飞鸿纪念馆、西樵山、祖庙等景点地标,吸引了众多外国参赛者前往游玩打卡。
阿根廷选手Mario Petrunov说,来到佛山,真实看见了师傅口中的咏春发祥地,感觉像梦想照进了现实一样。“这次武术文化交流之旅不仅是对武术根源的探寻,更是一场深入体验中华文化韵味的有趣经历。”“佛山的美食、景色实在太吸引,比赛后我们还要在佛山旅游逛吃!”加拿大年轻选手Malak Salem表示明年还要再来佛山参赛。
功夫者,工夫也。“可以看出,佛山正在促进以咏春拳为代表的佛山功夫文化,与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融合发展,必定大有作为。” 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仲裁委委员陈耀佳表示。
从今年起,佛山将连续3年承办国际咏春拳大赛,这标志着“中国武术之城”佛山多了一个响亮的大IP。在海外推广咏春拳50载又回到佛山的叶问系咏春拳第二代传人陈煜钊相信,佛山将在这个超级功夫IP的加持下,以坚韧不拔的咏春精神,推动佛山武术拳种的发展,激发文化创新能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闯出一片文化传承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