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十足,回忆犹在”——到“东莞记忆”的街区里走走,你会发出如此感慨。
12月12日,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开放,以“重塑千年古城生命力,打造多元共生的活力引擎、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街区典范”为总体定位,采用“微改造”的更新策略,秉承“显露历史、修旧如故、传承文化、注入活力、多元共生”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居住、文化、商业、旅游、创意办公等多功能的多元共生型历史文化街区。

在这里,千年历史的古城搭载着新业态,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动。街巷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每一座骑楼都承载着不同年代的历史低语。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文化的沉淀、城市的脉动,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在交织中生长,成为东莞人寻找乡愁,又体验新生活的交集点。

回忆交响曲,人气汇聚成集体“新记忆”
骑楼老街人流如织,尽管略显拥挤,却丝毫未能减退众人“行街”的热情,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游客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与共鸣。
“东莞记忆”入口不远处,一群年轻人正兴奋地讨论着,他们手持手机,不时对着骑楼内的各家店铺拍照打卡。原来,这里新开了SUPERTOFU、高山热、达人等本土潮流头部品牌,店内出售着设计独特的服饰,吸引了众多追求时尚与文化的年轻人前来探索。一位年轻女孩兴奋地举起自拍杆,正对着镜头绘声绘色地介绍。
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老年人的身影同样引人注目。他们缓缓漫步在骑楼下,或手挽手,或轻声交谈,聊着从前的故事,眼神中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市民周奶奶指着骑楼的某一处说:“我记得我年轻时,这里好像还是一家海味店,现在又翻新变靓了。”

此外,东方红照相馆、莞翟麻茶王、大昌钟表及梁生草药店等品牌,也已经提前迁移至开放的街区,不少市民专程到店铺拍照留念。

如果你看见了像是来自上世纪的文人墨客、渔民后代、华侨后裔、卖报青年、手工艺人,也不必感到惊讶。他们是装扮成各类角色的“记忆大戏”演员。他们身着复古服装“穿越”进入街区,与过路市民互动,带领市民游客开启时空之旅,为大家带来沉浸式体验。
线下热闹非凡,线上也是热议如潮。“真是超乎想象的有趣”“这个新晋打卡点我先行一步了”“这里必将成为下一个热门打卡地”“拍照、闲逛、购物一应俱全”“这里简直太好玩了”“好久没见过‘家里’来这么多人了”……许多网友还在工位,但心已经“飘”到了“东莞记忆”的街区,纷纷留言,表达了他们对“东莞记忆”的浓厚兴趣,渴望亲自前来体验一番。
古城大变身,迎来多种业态
莞城作为东莞的城市原点,承载着文化基因、蕴藏着人民智慧、传承着千年记忆、养育着一方百姓。徜徉在“东莞记忆”,用脚步便能丈量城市的脉络。

“东莞记忆项目与深圳南头古城、广州永庆坊等古城复兴项目相比,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色。”正如东莞记忆项目总设计师、万科集团城市研究院院长钱源介绍,该街区内的建筑风格各异,涵盖了民国时期、改革开放前后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建筑。

踏入街区,人们会发现,街区带有现代的商业气息,但它总体保留了传统格局:“祥发海味”“悦华糖果”等有趣的店铺招牌都“复活”了;一些建筑的细节中,灰塑、廊合、山花等西方建筑美学与中国传统工艺的巧妙融合依然可见;部分店铺内部,吊顶依旧保留着旧时的风貌……如此种种,构成了一个既百花齐放又富含历史底蕴的独特景象。

骑楼街修旧如故,彰显的是建筑的美学,骑楼内的展览则带来了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艺术。包括又见莞城——记忆生长馆、潮涌757——莞城与水故事馆、江河之上:营造与复兴、另一种想象——东莞记忆社区营造展、中国声音地图——人与自然·声音体验展、助力百千万·东莞新记忆——速写作品展、一个糖果空间的艺术再生——悦华艺术空间等在内的7大主题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观看。这些展览不仅让观众对东莞记忆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观众对千年莞城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东莞记忆”带来的不仅有味觉、视觉的享受,还有听觉上的盛宴。记忆舞台上,新意相逢火柴盒音乐会从开放当天的下午唱到晚上;云间舞台上,云间演奏会上演小提琴的浪漫;旷野舞台上则是爵士、电子、Dreampop等多种音乐风格轮番上阵……
相关链接:
怎么去?怎么玩?
【打卡攻略】
在“东莞记忆”,值得打卡的还有很多,比如:潮流运动、主题市集等特色活动,由东莞记忆携手中国杰出当代艺术机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旗下UCCA Lab发起的公共艺术项目“洄游之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2日至12月15日期间,“东莞记忆”项目推出了一系列惠民福利,让大家玩得开心、买得省心:通过“东莞记忆”公众号,每天10点扫码进入小程序即可参与新意相逢早鸟券0元抢券;在街区指定活动商家消费满1元并用微信支付,就可获得单笔订单最高立减500元的随机满减;在现场,还可参与“拍个照打个卡”活动,按照要求在指定网络平台分享相关信息,可以领取东莞记忆相关的周边产品(随机派发)。
【公交出行攻略】
12月12日,莞城文旅专线同步上线,市民可免费搭乘。12月12-15日为连续运营,后运营时间调整为周末及节假日。
莞城文旅专线沿线站点:东莞记忆→可园→莞城市民广场→鸿福商业中心→市民服务中心→西平地铁站B出口→市民服务中心→鸿福商业中心→莞城市民广场→东莞记忆
此外,项目附近有多个公交站点,包括:可园北路(公交站)、可园(公交站)、邮政局(公交站)、文化广场(公交站)、文化广场西(公交站)。
【自驾停车攻略】
东莞记忆首开区附近共有多个停车场,包括:可园北路停车场(约400个停车位)、岭南美术馆停车场(约75个停车位)、可湖横路停车场(约150个停车位)、可园博物馆北门停车场(约60个停车位)、可园博物馆南门停车场(约40个停车位)、岭南文创中心停车场(约60个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