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艾滋病人吃饭会被传染吗?”“得梅毒会死吗?”……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中学的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举手向老师提问。授课老师是来自东莞市疾控中心的张荣刚同志,他耐心地解答每位同学的疑惑和问题,确保同学们都能有所收获。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对口技术支援凉山州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攻坚第二阶段行动启动,得知消息后,作为一名有着2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张荣刚积极响应,主动报名参加。通过严格资格审查,张荣刚从众多报名对象中脱颖而出,今年7月,他成为驻点专家组的一员,真情融入全国彝族人口大县昭觉县,开展艾滋病防治驻点支援工作,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千里赴彝区,大爱满凉山”的故事。
一人援昭,全科援昭
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覆盖面广、工作强度大,必须从基础做起,从细节做起。
张荣刚和昭觉县疾控中心的同志们一起,在县委的统一安排下,协同其他职能部门顺利完成全县艾滋病筛查摸底工作。对于因外出打工等原因未能按时参检的人员,督促乡镇逐一跟踪,顺利完成筛查率100%的目标。
在基层卫生院开展防艾调研
在筛查过程中,张荣刚和同事们对各监测点开展质量控制督导,对于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他及时指出和纠正,并把问题汇总给督导组统一下发再学习,从细节抓起,保证筛查质量。
在村委检查防艾数据质量
在对全县二十个乡镇的艾滋病防治现场技术指导工作中,张荣刚下乡入村对艾滋病单阳家庭、育龄妇女感染者和儿童感染者开展调查并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对外出务工的感染者和治疗依从差、治疗失败的人员逐一跟进,了解感染者的实际困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防治方法。
对于自己不懂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张荣刚就向所在单位东莞市疾控中心的同事请教,有了大家的集体智慧,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真正做到“一人援昭,全科援昭”。
填补空白,温度防艾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感染者健康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影响,心理治疗对于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自信、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
虽然中国性艾协会红丝带项目在凉山州开展红丝带关爱组织建设,在昭觉县设立了红丝带关爱中心,但因为昭觉县没有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这项工作一直处于空白。
在红丝带中心调试VR心理训练设备
当中国性艾协会得知张荣刚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后,希望他能与华西医院共同完成红丝带关爱中心心理项目建设和推进。对此,张荣刚欣然接受任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心理治疗室设置、心理施测和VR心理训练调试使用等全程参与指导,并将逐步开展心理咨询及团体心理服务,用爱点亮“红丝带”。
“支援工作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把技术留在当地,这关乎当地的未来。”因此,张荣刚将在心理项目建设和工作中,努力培育出一支可以独立工作的心理团队,用“心”防艾,为群众提供有温度的艾滋病防治服务,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在昭觉中学开展防艾校园项目
今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张荣刚表示,这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社会的支持和教育,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