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气真舒服,秋高气爽的。”
“最近阳光好好,大洗大晒之日到!”
“阳光好是好,干也是真的干,早上起来嗓子受不了!”
告别长达241天的漫长夏天,最近的东莞终于顺利入秋了。这几天,随着“阿冷”的到来,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每到这个时候,东莞人刻在骨子里的DNA又动起来了,不少人家的门前屋后、楼顶阳台开始挂上了腊肠、腊鱼、腊肉等各种腊味。
@东莞人,一年一度“凡尔晒”的季节又到了喂!
在东莞,万物皆可晒
东莞人的入秋仪式感,从“晒腊味”开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腊味的秋冬是不完整的。当气温一降下来,太阳逐渐变得猛烈的时候,街坊们便像约好了一样把各种腊味挂上窗台、阳台、天台等,形成了东莞奇妙的秋冬景象。


每年10月起至农历冬至前,是制作陈皮最好的季节。每逢这个时候,莞城的市场和水果街上总会弥散出诱人的香味。寻香而去,一边剥柑皮一边闲聊的阿姨以及遍地享受“日光浴”的陈皮场景颇为壮观。街坊们则会到水果街购买新鲜果皮,在家门口、路边的地上铺上垫子、架起簸箕,和家人一起享受晒制陈皮的快乐。
在厚街涌口东社东村街,居民卢爱璋一大早她就和姐姐卢杏英在家门口制作腊肠。手工剁肉后,按肥瘦比例融合,放汾酒、盐、糖等调味,再灌肠,再用咸水草捆绑,再生晒,正宗的厚街腊肠便新鲜出炉了。璋姨表示,预计生晒5天左右,便可晒制成功。


陈皮、腊肠、腊肉已经算是东莞人晒秋的常规操作了,在部分镇街,还有一些特殊的晒法。
在沙田,街坊们偏爱生晒虾干、鱼干、鳗鱼、金鲳鱼等海鲜,新鲜对虾经过冷却后快速剥壳去内脏成串晾晒,肥美的白鳝鱼被钉在木板上经过开肚去内脏、划花刀、清洗等步骤再进行晾晒;


在虎门,白沙油鸭是一大经典,一只鸭子从运进厂里到制作完成,需要经过二十道工序,其中最需要经验的就是腌制与生晒环节,三天的生晒环节里,每天要翻晒两次,才能保证咸淡适宜,肥而不腻;


在道滘,晒冬瓜干也成为冬日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作为全国有名的冬瓜产地,道滘镇蔡白村的村民们将独特的黑皮冬瓜去皮后,用刨刀刨成约8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的瓜条,用竹竿架起排列整齐的瓜条挂晒,再制成春节送礼的佳品。


东莞人晒腊味,可以说是一个镇街有一个镇街的晒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晒法,而从小被腊味文化熏陶的年轻人,似乎已经进阶到了next level。在小红书上,不少东莞本地的年轻博主还晒出了自己晒腊鸡翅、腊鸡腿、晒果脯等新新腊味的过程,既可以做菜,又可以当零食,还展示了东莞晒制腊味的壮观场面,瞬间圈粉众多。

在东莞,可以说是万物皆可晒,这种习俗甚至已经延续了上百年。阳光照耀下,一串串挂着的腊味泛着诱人的光芒,微风一吹,飘散出来的肉香、菜香、果香直接能把人香迷糊,要是谁家能够在自家天台、阳台上挂得密密麻麻的,都能称得上是“大户人家”了。不少东莞人表示,这晒的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更是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幸福。
东莞腊味,样样都精彩
如果说晾晒是东莞腊味的一大特色,那么制作则是东莞腊味的精髓所在。作为岭南地区著名的“腊味之乡”,东莞吃腊味的历史可上溯至宋代,数百年来,东莞人祖祖辈辈依循着传统,积累了丰富的腌制腊味经验,构成了完整的腊味江湖。
作为腊味界的“鼻祖”,腊肠、腊肉的制作步骤看似简单,却涵盖着大家多次尝试和研究得出的“黄金配比”。
正宗厚街腊肠的配比是三分肥肉七分瘦肉,将比例将肥肉、瘦肉等切碎、稍剁后加配料,灌入肠衣中,悬挂暴晒,去掉水分而成干制品,才能达到“色、形、味”俱全;

中堂腊味的制作,对肉非常讲究,但只选用食盐、酱油、糖等基础调味品,酱油要选优质的生抽或者老抽,酱油能赋予腊味豉香风味,糖则是用蔗糖,再配上腊味的灵魂——山西汾酒,一道舌尖上的美味便制成了;

因水乡人喜甜,故道滘人在腊肠制作上的食糖用量占比较大,配合灌肠法和本地腊味制作工艺,道滘特色风味的腊肠便应运而生……

东莞人爱腊味,凭的是那份对风物的极致雕琢,更因为深爱着滋长这些风物的那一方水土,每一种味道的背后,都藏着他们对食物的独到理解。作为秋冬最好的“饭搭子”,无论是做成煲仔饭,还是放进老火汤里,亦或是原汁原味的蒸食,每一样腊味都香飘四溢,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让东莞腊味香飘世界
对于历史悠久又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的腊味,敢为人先的东莞人还把它们做成了一个行业、一种文化。

近年来,东莞腊味行业的实力日渐壮大,不仅享誉我国港澳地区及东南亚,还远销欧美等地。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全市共有腊肠生产企业57家,年产值达7亿元,年销售规模5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1000万元-5000万元企业有6家,更培育了“旗峰”“鑫源”“矮仔祥”“肥仔秋”等多个知名品牌,获评广东老字号、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等荣誉称号,涌现出陈什根、王景康等众多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


在东莞,腊味们还有自己专属的节日。早在2017年,东莞便推出了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在每年秋天到来之际,以举办特色活动的方式,搭建交流平台,挖掘东莞腊味的创意内生力,增强和扩大“东莞腊味”的影响力,将“东莞腊味”的名声打响,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为推动东莞腊味走得更深更远,东莞还在2019年专门成立了东莞市腊味行业协会,并在今年4月成功推动东莞腊肠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仅在法律意义上“拥有姓名”,也在广阔的食品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睇得食得又打得,这便是东莞腊味。那味道里,是盐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未来一周的东莞,有风又有太阳,正是晒制腊味的好时候,你家今年都准备了哪些好货?快来“凡尔晒”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