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松耙器、提温器、多功能拌铺器、压路机等系列设备在车道中整齐排列,缓缓前行给路面加热升温,阵阵热气过后,原来龟裂、沉陷的路面重新变得崭新平坦……11月14日,东莞市路桥公司在公常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沥青路面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
据介绍,公常路项目采用了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这种技术相较于传统工艺可节约成本30%,并且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活动现场还邀请了广东交科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善强以“清洁化就地热再生在广东的系统性创新与工程示范(东莞)”为题作专题报告,他表示,热再生技术通过现场路面加热、耙松、提温,收集旧料中掺入新沥青混合、再生剂,实现了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100%再生利用,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和运输。
记者了解到,公常路作为东莞干线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纵向交通干线,采用热再生工艺后,施工时只需占用一条车道,其余车道可正常行驶,极大降低了对交通的影响。此外,施工过程中路面材料的100%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扬尘、噪音等污染,节约了施工时间和建设成本,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及经济价值。
据悉,公常路南起莞深交界,起点接深圳段公常路,北至常黄路与常平大道交叉口,是连接常平镇、黄江镇与深圳公明的一条南北向重要交通要道。此次升级改造不仅包括道路病害处理和沥青罩面铺设,还涉及慢行系统、绿化景观和公共交通的全面优化。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完工,届时将为东莞市民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美观的交通环境。
东莞市路桥公司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环保新技术在各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为东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简介
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项目全长约19.15km(常平段约5.23km,黄江段约13.92km),其中国省县道约9.6km,乡道约9.4km,采用《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集散型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km/h,双向6-8车道,路面结构设计为4cm就地热再生+4cmSMA沥青面层,其中就地热再生实施面积约3.2万平方米。项目预计2025年建设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