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士带岗入伍,东坑镇积极落实征兵优惠优待政策
东莞+ 2024-11-08 15:09:42

近年来,东坑镇始终聚焦强军目标抓征兵,坚持“为军选好兵、为战送精兵”,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质兵员。其中,男护士谢植霖为了追寻心中的军旅梦,在与任职单位签订了保留岗位协议后顺利开启了多彩的军旅生涯。

白衣执甲再出发

谢植霖出生于东坑镇的一户“白衣天使”家庭,其母亲是一名护士的。他从小目睹了医院护士们奔赴在治病救人最前线,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排忧解难,深感钦佩。耳濡目染下,谢植霖逐渐萌生出对护理领域的好奇,并在心中埋下当一名出色的护理人员的种子。

谢植霖

如今,梦想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今年6月谢植霖从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护理专业毕业以后,成为了大朗医院的一名护士,如愿以偿地披上了那身“白衣战甲”。就当大家都以为他能够开始“子承母业”的时候,一张小小的宣传册子就像往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般,在这位年轻人的心里泛起了波澜。

“在镇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聘员服役期满后,可选择复工复职,享受不低于本单位岗位同工龄的各项待遇,那像我在其他镇签订了就业协议的也可以享受这项优待政策吗?”当看到印有《东坑镇推动大学生应征入伍激励办法》的宣传小册子有关于岗位保留的内容,谢植霖既惊喜又略显担忧地向征兵工作人员咨询道。他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这个是肯定的,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在不断完善征兵政策法规和优待措施,除了在我们本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以外,我们还会积极按照上级的优待条款内容,与你们所在的工作单位协调联系,保障做到‘带岗入伍、安心服役,退役入职’,再启新程”。

有了这肯定的回答,加之村里面也专门组织过征兵动员会,从村干部、退役士兵那里了解到当前有关大学毕业生的优待措施非常丰富以及部队的生活原来也远没想象中那么枯燥乏味后,一颗矢志报国的种子又悄悄地在谢植霖心中萌芽了。

圆梦军旅踏征程

在经过市镇两级体检、政治审查以及役前训练等各项环节后,谢植霖顺利地迈出了投身绿色军营的“第一步”。“身边的亲友听到我要去当兵的消息时都很不可思议,不说别的就那副斯斯文文的外形还配着个眼镜,咋看都不太像电视上的军人形象”。

谢植霖

面对质疑,谢植霖并没有选择退缩和怀疑自己。他说:“男孩子就要去磨练一下。男儿就要为祖国站上一班岗!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有上过有关针灸的实践课程,那对于穴位和施针的精准度要求可是很严格的,这保不准会成为我日后进行射击的优势。”

拥有乐观的心态往往能成为迈向成功的关键基础,哪怕在役前训练时体能、基础军事素养都处于落后状态,满腔热情却一次次“遇冷”的时候,谢植霖也暗暗下定决心:哪里不行就练哪里!越挫越勇的他每个夜晚都会在训练场上勤加苦练,3000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科目轮番上演,汗水浸透了衣衫,但随之换来的是逐渐壮实的肌肉和越来越亮眼的成绩表。他说:“只有不懈努力和勤学苦练,才能不辜负亲人和好友的期望,才能成为素质过硬的岗位标兵”。

“下面我宣读2024年下半年东坑镇入伍青年名单,他们分别是……”当听到其中有自己名字时,台下的谢植霖脸上写满了自豪与骄傲。奔赴军营前,谢植霖说,军人和护士的共同点,都是守护人民,军人是保家卫国守护边疆,当护士是守护人民的健康。

探索征兵新实践

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对兵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结合一年两征,征兵工作也必然要带来新举措。

兵员结构、兵员质量、岗位专业对口、兵员征得来留得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东坑镇坚持以征兵“五率”标准为导向,以大学毕业生兵员征集为主体,优化潜力梯队建设,持续实施精准育苗、精准评估、精准定员梯队式精细化、长效化管理路径。

同时,东坑镇通过建立完善沟通和协同机制,主动落实军人优待政策,积极推动《东坑镇推动大学生应征入伍激励办法》等政策落地见效,切实让参军光荣深入人心。目前已为15名入伍青年发放视力矫正费用补贴、5名已任职入伍青年办理保留工作岗位手续,不断提升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应征报名热情,更好地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

文字:付碧强 图片:东坑镇武装部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