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热线|毒过砒霜!发霉的大米千万别吃
东莞+ 2024-10-21 19:05:37

近日,东莞日报民生热线22111000接到了王女士的电话:家里的大米发霉了,高温烹煮之后能不能吃?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发霉大米里的黄曲霉菌?

记者从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霉变大米中滋生的是黄曲霉菌。而黄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中,能产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而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即便是100℃-200℃的高温烹煮也奈何不了它。仅1毫克的黄曲霉毒素就已经达到了致癌剂量;一次性摄入20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直接导致成年人死亡。

潮湿闷热天气易滋生黄曲霉菌

南方的天气潮湿闷热,食物储存不当很容易发霉,并滋生黄曲霉菌。霉变的大米表面颜色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呈现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失去原有的光泽,表面可能沾附一层碎屑细粉,整体色泽发暗。这种变化是霉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生的色素导致的。

霉变大米中的黄曲霉素和细菌,摄入体内之后会刺激胃粘膜和肠道,引发胃痛、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诸多副作用。

有专家表示,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

一旦误食黄曲霉毒素导致中毒,轻则会发热、呕吐、食欲不振、腹痛,重则累及肝脏和肾脏,引发黄疸、暴发性肝衰竭、肾功能衰竭,甚至更严重的中毒反应导致死亡。

专家指出,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即便是100℃-200℃的高温烹煮也奈何不了它。大家也不要指望开水煮或者油烹能把它杀灭。

对付黄曲霉毒素,最佳方法就是预防。如及时处理发霉变质的食物,正确储存食物,注意厨具卫生,多补充叶绿素。

久泡的木耳、发霉的花生都易滋生这种“毒物”

除了发霉的大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是黄曲霉菌的藏身之所?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久泡的木耳,发苦的坚果,发霉的玉米、花生,长期不清理的冰箱,自榨油,用久了的筷子、砧板都容易滋生这种“毒物”。

其实,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本身是没有毒素的。但久泡后,木耳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和黄曲霉菌等致病微生物。

如果您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这是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与此同时,黄曲霉菌容易“潜藏”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等,特别是储存在潮湿阴暗处的。

即使放进了冰箱,食物还是有它的保鲜期,过期就会发生霉变,更容易滋生黄曲霉菌和其他细菌。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而这种简单的压榨工艺,无法去除有害物质,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

除了食物,我们日常使用的筷子、砧板本身不会长黄曲霉菌,但与携带黄曲霉菌的食物接触,就会“感染”。并且很多厨房的环境潮湿,恰恰给黄曲霉菌提供了好的繁殖空间。

文字:冯欢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