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点”①丨从“安置中心”到规上机构——先峰人的逆袭
东莞+ 2024-09-30 22:22:36

语:

3年时间,从创建到省级,从一方空地到进驻40家行业优秀机构,形成全业态的服务链条,再到今年前8月园区月均营收突破3亿元的关口……

广东东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用一张3年“成绩单”,验证了东莞人力资源服务业园区化模式发展的无限可能。即日起,我们以入园机构为切入点,透过它们的“蝶变”故事,以点带面地去感受“园”里的魅力。

一个人力资源机构,年营业额从千余万跨越到突破2亿的时间要多久?每家机构的答案都不一样,对于不少机构而言,这甚至是一个无法企及的天花板。但对于今年前8月营业额已突破1.8亿元的广东先峰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先峰人”)而言,大概率会将这个答案定格在两年半。

抢抓“地利”候得“天时”

周五下午,广东东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广东先峰人集团有限公司(松湖智谷B5栋17楼),创始人彭万清在公司的直播间里完成了他的首次直播带货。

“还是有些紧张的,想不到平时侃侃而谈的那些话,一面对镜头就磕巴了。”下播后的彭万清抹了一把额头的细汗,大大方方地分享了他的“第一次”感受。

直播带货,是先峰人今年新开拓的业务板块之一,通过这个业务板块,先峰人不仅助力“黔货出山”,还实现了直播带岗,悄无声息地培养了40多名带货主播实现高质量就业。

在省级产业园里争得一席之地,公司业务不断地发展扩张,彭万清心中充满了感触。

时间拨回到2011年,彼时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的彭万清敏锐地洞察到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机遇,开始在这一领域创业,经过几年的打拼,业务范围也延伸到了东莞。

为什么会来到东莞?彭万清直言“地利”二字。“黄金内湾C位,寮步也是东莞的几何中心,我们坚信先在这座制造名城抢到一方立足之地,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就一定能等到并把握住未来的机遇。”彭万清说。

最初,先峰人只在寮步镇设置了一个中转安置中心,方便公司将云贵地区的劳动者输送到珠三角地区进行培训就业,业务高峰期,每日进出的劳动力流量皆达到了百余人。正当彭万清带着团队埋头苦干的时候,日进出流量超百人却零投诉的反常数据,被东莞的“就莞用”系统录入提醒。

彭万清和他的先峰人,即将迎来他们等待的“天时”。

蜕变从入园开始

“他们(人社部门)到我这做了好几次详细调研,没多久就发来了邀请。不仅在政策上给出了优待,低租金将我们引入了产业园,还借力东西部协作,促成了我们与铜仁市的劳务协作业务;去年,我们还在人社部门和同行老大哥们的建议下,对业务业态进行改革转型,以物流电商这一新业态领域为抓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彭万清掰着手指头一项一项地细数着入园后的那些点滴,没一会儿手指头就“掰”完了,他略显尴尬地收起双手,转而开始“走心”。

“说心里话,那个时候(入园前)我们只是一个团队一个公司,有的人甚至还戏称我们东莞的业务是个‘游击队’,要业绩没业绩,要创意没创意,唯一值得说到的就是诚信规范的经营口碑。”彭万清告诉记者,是入园让公司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入园后,东莞两级人社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给予了先峰人莫大的助力。不仅对先峰人团队进行了经营指导,还将其整合进入了产业园“上下楼”产业链生态系统,助其链接行业资源,更新理念、开发客户。

彭万清向记者介绍说,“上下楼”的每一家公司虽然都从事人力资源服务业,但是每家公司都有每家公司的特色产品、特色业务和特定的商业模式,在政府的统筹指导下,产业园进行多方资源整合和对接,实实在在地让入驻的每一家机构都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助。

“比如我们的拼多多、京东等业务板块,就是园区兄弟公司的提点,我还记得刚入园不久时,长虹集团通过政策宣传来到了我们园区考察,了解到我们的业务后,没过多久就通过产业园这一平台,与我们开展了业务对接,顺利达成合作协议。这些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彭万清回忆说。

从一个不被市场关注的“安置中心”“游击队”,到把“家底子”放到东莞来,彭万清有过纠结。从进驻产业园时起始营业额千余万,广东先峰人集团有限公司逐日蜕变,不仅在去年完成了营业额1个亿的小目标,成为了东莞行业里的规上机构,今年还有望实现倍增。彭万清直言,是东莞的贴心服务和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让先峰人跨入了崭新的发展纪元,未来,先峰人也将以更加诚信规范的经营服务,为东莞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赋能。

文字:记者 王子玺 图片:市人社局供图 视频:记者 肖延昆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