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才丨朱忠明: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未来,探索未来教育新样态
东莞+ 2024-09-20 18:26:12

者按

2021年,东莞市教育局启动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计划连续三年,每年遴选10名优秀教师、校(园)长作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旨在培养造就一批政治过硬、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素养厚实、教书育人能力突出的基础教育领军人才。

2024年,在第40个教师节之际,东莞第三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出炉。东莞日报特别推出“领军人才”系列报道,一起来领略2024年东莞市第三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的风采吧!

在东莞外国语学校校长、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校长(兼)朱忠明27年的教育生涯中,从普通一线教师到校长,一路走来,时间在变,职位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对教育的情怀与追求。

近日,东莞市第三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公布,朱忠明名列其中。面向未来,他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有效实施方法,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师生评价、学习空间、科技赋能、组织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主要抓手,突出学生国际理解、创新实践等能力培养,探索未来教育的新样态。

为区域基础教育改革贡献集团化办学东莞中学样本

1997年6月,朱忠明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东莞中学工作,如愿成为一名教师,希望用知识的力量,去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东莞中学作为“排头兵”,全面托管南城中学,开创东莞“公托公”集团化办学先河,为东莞市集团化办学改革探路。当年7月,在东莞中学工作了19年后,朱忠明被委派到南城中学主持全面工作,担任党总支书记和常务副校长,全面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参与并见证了学校发展蜕变与提质。

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大背景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东莞中学的支持下,朱忠明针对南城中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推动南城中学管理改革,托管团队创建了“两头共治,中心自主”的特色托管模式,理顺了南城街道、东莞中学和南城中学的管理关系;创新教师聘用办法,解决编制短缺问题,并提升管理效能;制定了《东莞中学南城学校教职工手册》和《学校管理权限清单》,使科学治校模式得以成熟。

在课程建设方面,托管团队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为思路重构校本课程,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实施课堂改革,不仅完成了义务教育普惠性任务,还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专业成就事业”的职业发展观。同时,强化德育课程化、系列化及评价服务学生发展导向,加强家校合作,协调资源助力学生成长。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朱忠明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大规模的校园升级改造,打造了“以美育人、为美而立”的环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六年的努力,南城中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中考成绩名列前茅。考入东莞中学的学生人数连续三年居全市公民办初中前三,以特长生身份被莞中录取人数连续三年居全市公民办初中第一;学校特色日益凸显,获评多个特色学校称号。在信息学奥赛、体育“三大球”等课程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走在全市前列;教师专业发展成就显著,1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多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每年获街道以上表彰奖励的教职工人数均在200人以上,学校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为区域基础教育改革贡献了集团化办学东莞中学样本。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022年8月,朱忠明带着在南城中学获得的优异成绩,转任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其间,他从“党建、人、管理、课堂、课程、特色、服务、文化”八个方面制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3年行动方案,加强了学校机制建设,抓实了学校办学常规,积极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和高效。2023年,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其中校男子篮球队获省冠军一次,并在全国高中生男子篮球联赛总决赛中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绩。

2023年7月,朱忠明担任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他认真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相关工作要求,建立了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学校的各项工作稳步快速推进,开局顺利。同时,朱忠明还兼任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创办工作筹备组组长及首任校长,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创办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期间,凭借优异的办学、治学成绩,朱忠明先后被遴选为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和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书记名校长培养对象。

在朱忠明27年的教育生涯中:在东莞中学这样的名校工作过,也在非常薄弱的学校工作过;带过高中,也带过初中;教过的学生中有不少进入了清华北大等名校,也有部分连普高都考不上的初中生。无论在哪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他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眼里都对学校、对老师充满期待。”

“回头反思我们的工作,发现我们的教育行为真的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朱忠明说,慢慢地这种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越来越强烈,每一项工作都会越来越谨慎,考虑每一项工作的时候都会首先想到怎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多年来也反复验证,但凡有这样的考虑,那么这项工作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效。”

于是,朱忠明逐渐坚定了一些想法: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高质量课程,践行因材施教。第二、在学校管理方面,要把老师的发展放在首位,让老师的成长来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发展。第三、在日常工作中,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配置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朱忠明的教育主张越来越清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高起点办好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

今年9月,东莞一所全新的未来学校——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顺利开学,作为校长,朱忠明十分欣喜。但另一方面,朱忠明也发现,面对一所全新的未来学校,过往的一些经验和积累已经不足以支撑自己新的教育梦想。

“面向未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有效实施,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师生评价、学习空间、科技赋能、组织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主要抓手,突出学生国际理解、创新实践等能力培养,探索未来教育的新样态。”这是朱忠明的全新课题。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实现真正的主动学习?”“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关注学生个性需求,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什么样的办学方式,能更好地突破校园边界,构建开放多元的育人生态?”朱忠明说,未来,他将恪守“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主张,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师生评价、学习空间、科技赋能、组织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主要抓手,探索未来教育的新样态。

在朱忠明看来,探索未来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和实施,未来,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将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充分借助现代学习空间、数字技术、无边界资源等方面的力量,支持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希望能在吸收、整合常态学校办学优势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不断运用新的理论、机制、资源,拓宽学习边界,积极探索传统学校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朱忠明表示,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教学的当下,更注重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真正读懂学生,推进精准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实施大规模的因材施教,建立知识与现实的链接,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未来社会建设者,高起点办好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同时为未来教育提供新的样本。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 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