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9月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25%至5.5%调低至4.75%至5%。在决议之前,市场对降息幅度的预期在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之间摇摆不定。
这一重大金融政策调整不仅对美国国内经济产生影响,还引发了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本次降息如何直接影响贷款成本、投资和消费,以及对不同行业、国际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和深圳中金华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涛,深入解析美联储降息背后的逻辑与影响。

全球进入宽松货币周期
上一次美联储降息,发生在2020年3月份。
记者梳理发现,自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共计进行11次加息,幅度从最开始的25个基点,到后来的50个基点,以及连续4次75个基点,后来加息幅度又逐步放缓。截至今年7月,共连续八次暂停加息。
那么,美联储4年来首次降息,将给大家带来哪些影响?
莫开伟指出,作为全球央行体系的“领头羊”,美联储降息将引领全球进入宽松货币周期,从而降低全球整体融资成本。这一变化首先刺激了实体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欲望,带动全球进入新一轮投资热潮。
具体到行业层面,房地产业因信贷成本降低,将激发民众购房热情,有利于打破楼市低迷格局;制造业则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扩大产能,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力;科技企业因融资成本下降,将获得更多资金投入,推动创新发展。
美联储降息,使美元流动性扩张,会导致美元汇率的进一步下跌,也导致美元不断贬值,使美元对全球其他国家的货币吸引力下降。
龚涛表示,降息直接导致北美乃至全球存贷款利率水平降低,有助于全球资本市场的活跃。从中长期来看,美国一旦进入降息周期,全球各发达经济体将紧密跟随,固定收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倒逼资金将更多进入到科技、制造等实体产业,全球投资将进入复苏周期,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实体产业投资将极大改善。
从长期来看,持续降息带来的资金回流必然导致本币持续升值,由于中国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所以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会导致出口受影响,因此制造业中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将逐步面临产品销量的压力。

带来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
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管理美国的“钱袋子”。美联储通过各种货币工具影响大家的“钱袋子”,其中,加息、降息是主要工具。
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钱,同样有资金成本。美联储通过“提高”“降低”借钱给商业银行的利率,控制市场的资金成本,进一步调控经济活动的热度。
莫开伟认为,降息政策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带来了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降低了其融资成本,有助于改善其生产经营状况。但他也警告,宽松货币环境可能使部分中小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和供需失衡。在他看来,各国央行要根据本国经济状况实施较为灵活的货币政策,避免盲目跟进可能诱发本国金融市场波动以及可能产生金融危机。莫开伟预计,美联储降息将推动全球股市和债市进入新一轮上涨阶段,大宗商品市场也可能迎来价格上涨。
龚涛则指出,由于中国利率并不跟随欧美,且国际风投更偏向大型企业,因此美国降息对中国的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融资环境影响有限。在他看来,随着汇率的持续走好,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压力。
龚涛进一步表示,本轮美联储降息超出市场预期,但中国资本市场反应并不热烈,说明各路资金都很清晰降息周期的开启并不意味着资金会很快回流中国,资本市场还是谨慎乐观的态度。但可以预见的是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内中国楼市、股市、债市将渐渐回暖,市场人气逐步增高。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各方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美联储周期性降息是一个持续性行为,是美国对全球进行潮汐收割的一种金融手段。因此,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清楚地了解美国降息必然会带动全球各类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逻辑,把握好强周期内资产结构的布局是重中之重,加大权益类降低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是获取超额收益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