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让“星星的孩子”闪闪发光!清溪镇融合教育主题宣讲讲座举办
最美清溪
2024-08-28 11:07:28

为进一步提高融合教育的社会认知度和支持度,推进全镇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8月25日,一场主题为“心中有爱,融合无碍--让‘星星的孩子'闪闪发光”融合教育宣讲讲座在清溪中心小学举行。清溪镇妇联、镇残联、教育管理中心、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及特殊儿童家庭代表等参加了讲座。
“融合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尽可能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安置在一起,为特殊儿童创造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活动中,清溪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融合教育骨干教师曾敏如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鲜活的成功案例,就融合教育的定义、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作了详细宣讲,进一步明确融合教育是为每位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资源教师的指导,致力于帮助每个孩子发展他们的潜力,建立自信和自尊。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宣讲内容让每一位现场听众对融合教育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此外,与会家长代表还现场参观了中心小学特教班、资源教室等融合教育设施,详细了解我镇融合教育开展情况及成效。接下来,清溪镇将不断推动融合教育的传播和落实,建设有温度的融合校园,为特殊儿童创造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融合教育是让身心障碍的残疾儿童在幼儿园、普通学校的学习环境中,与同龄的儿童共同享有与生俱来的学习和受教育权,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同时满足其特殊教育需要,得到康复支援服务。融合教育促进了特殊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和社会功能的改善,而对于一般儿童,融合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平等、尊重、接纳、包容的思想,在与特殊儿童共同学习相处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善良、友爱、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秀的品质和个人素养,也为成年后对多元化世界的理解包容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这是对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相互形成的“双赢”教育模式。
1.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在他们周围的声音、颜色、形状、物品等各种事情,他们都会非常仔细地去关注和探索。因此,平时要多带孩子出门,让孩子对更多事物产生认知与好奇。2.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孩子的生存技能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语言获取能力。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语言环境。孩子不管是在牙牙学语,还是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基础,在外出的过程中,孩子能够接触到来自外界各种陌生人的语言使用。语言是思维的一种表征,孩子不可能马上学会语言的所有表达,但是这些接收到的信息,会在孩子日后的生活中通过一次一次的重复,变成孩子自己能够表达的内容。3.学会与他人相处,增强社交能力
家长与他人的互动,应当正面引导孩子,这样能够降低孩子对与陌生人互动的恐惧,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发起互动的正确方式。与不同角色的接触和互动的多样性,能够帮助提升孩子的适应性,增强自我掌控的安全感。这样的社会化环境是家庭中无法模拟的,而这种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特殊儿童在日常局限、刻板的日程中难以培养的。4.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
一直在家中、机构里待着的孩子,出了门,很多行为模式会发生改变——家庭与机构都是存在规则的,而外出的时候,有一些规则放松了,甚至改变了。孩子会很敏锐的察觉,并且出现不同的行为。多带孩子出门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情况,从而增进父母对于孩子在不同环境中产生的行为有所判断,也增进了对于孩子的了解。5.对普通幼儿的意义
在普通幼儿园里进行融合教育,不仅使普通幼儿在平等、参与、共享、支持的融合环境下,从小认识生命的不同形态,对特殊需要儿童有更多的接纳和同理心,会变得更加友爱、有责任,有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让特殊需要幼儿在共性的环境中,模仿和参照普通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普通幼儿同班、同伴,在丰富的社交环境下,同玩、同学,提升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