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应对“秋老虎”防秋燥
东莞+ 2024-08-22 16:22:21

今日处暑,处暑意味着“出暑”,即炎热的天气逐渐退去,暑气至此而止,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此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因此,合理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处暑时节,南方地区可能会经历“秋老虎”天气,即处暑后依然炎热难耐,人容易对冷热交替感到不适,容易引发“秋燥”症状,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周文欣介绍,处暑养生要注意养阴生津,她推荐冰糖银耳百合炖雪梨作为家庭日常养生食谱。

饮食调养,养阴生津

处暑后,人体内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渐长,因此应多食用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感。

此时还要注重润肺健脾。秋季是肺脏和脾脏容易受到损伤的季节,因此应多食用一些润肺健脾的食物,如梨、苹果、葡萄、白萝卜等。这些食物不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帮助调理人体的肺脾功能。

同时要少辛多酸。中医认为,秋季应少吃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秋燥;而应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山楂、橘子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收敛肺气,防止肺气过度发散。

起居调护,早睡早起

处暑后,人应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趋势,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做到早睡早起。这样有助于调养人体阳气,缓解秋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虽然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但白天仍然可能较热,因此不要过早地穿上厚重的衣物。然而,早晚温差较大时,应及时添加衣物,以防感冒。

处暑后,天气逐渐凉爽,应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有助于减少室内细菌、病毒的滋生,降低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情志调养,保持乐观的心态

处暑时节,人容易因为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悲秋的情绪。过于悲伤则易伤气,日久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

因此,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户外活动,如登山、散步等,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运动锻炼,适合慢跑、快走、瑜伽

处暑后,天气逐渐凉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节。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出汗过多,以免损伤身体。

预防呼吸道疾病、肠胃炎等疾病

处暑时节是呼吸道疾病、肠胃炎等疾病的高发期。因此,人们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此外,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

推荐食谱

冰糖银耳百合炖雪梨

【食材】银耳10克、百合10克、枸杞5克、秋梨1个、红枣几颗、冰糖适量。

【做法】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枸杞。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

【功效】滋阴润燥、止咳化痰。银耳、百合、雪梨均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冰糖则能增加甜味,使药膳更加可口。

文字:冯静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