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东莞少年登顶四姑娘山
东莞+ 2024-08-21 20:18:51

“一直想做一些超越自我的事,我终于做到了。”8月5日清晨,沙田镇中心小学刘代璨在教练团队的带领下,借助专业知识与装备,克服重重困难,登顶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山大峰。

此次壮丽的登山之旅,不仅展现了刘代璨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成就了一段关于勇气、成长与自我超越的篇章。

“大胆的决定”

“暑假刚开始不久,得知有登山活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让爸爸妈妈帮我报名参加。”7月中下旬,爱好体育运动的沙田镇中心小学学生刘代璨,在四年级的暑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登顶四姑娘山大峰。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由四座山峰组成,常年冰雪覆盖,山体陡峭,以雄峻挺拔闻名,这里被誉为“户外运动天堂”,每年吸引了大量户外爱好者前往。其中,海拔5025米的高峰是不少登山探险者的理想场所和初阶登山爱好者的首选。

“我们这个登山小组有四位小队员,大家年纪相仿,两名是有父母陪同的,我和另一个男孩是没有父母陪同的。”8月1日,刘代璨跟随教练团队从东莞出发飞往成都,这是他第一次挑战大雪山,也是第一次在没有父母的陪同下出远门。

正式登山前,适应性攀登是安全登顶四姑娘山的关键因素。8月2日,在教练团队的带领下,刘代璨在四姑娘山双桥沟3600米海拔进行适应性训练,帮助身体适应高海拔环境。

8月3日,刘代璨一行从山脚下出发,历经大风、暴晒、下雨等天气的考验,高山徒步12公里9小时,到达了海拔三千多米的四姑娘山海拔露营点。

“由于出现轻微高反,身体有些疲惫,但一路上看到了绵羊、牦牛、土拨鼠,它们自由欢快地在山间奔跑,似乎为我们的攀登注入了无形的精神力量。”8月4日下午,刘代璨一行到达攀登四姑娘山的大本营,刘代璨的轻微高反,作短暂休整,为凌晨冲顶做准备。

成为自已心中的“勇士”

梦想已是近在咫尺。8月5日凌晨2时,刘代璨和同伴们补充体能,为接下来的挑战蓄积能量,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准备好装备和物品,戴上头灯,开始向山顶进发,迎来冲顶之旅。

凌晨时分的四姑娘山沉浸在一片深邃的夜色之中,只有星辰点点与夜里几盏头灯的微光交相辉映。“刚开始出发的时候还是有些兴奋的,很期待山顶到底是什么模样。”刘代璨回忆,山路崎岖,队员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在夜色中缓缓前进,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伴随着头晕和呕吐,平均一分钟需要休息一次,脚步移动开始变得缓慢,落后于同伴们越来越远。”刘代璨回顾登顶过程,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缺氧环境下,脚下如捆绑着巨石般迈不开脚步,让前行的路变得越发艰难。“尤其没有父母陪同的另一个同伴因为身体不适,平安下撤后,让我感觉到了‘孤独’。”

“既然抱着登顶的决心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一定要坚持下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刘代璨说,教练团队多次询问他需不需要下撤,他都坚定地回答“不”。在随队医生评估无碍后,刘代璨依靠顽强的意志,慢慢适应大山环境,调整好状态继续前行。随着晨曦微露,四姑娘山的轮廓在朦胧的夜色中渐渐清晰起来,刘代璨的脚步也越走越快,成为随行队伍里年纪最小而最先登顶大峰的成员。

“整片山峦被天边升起的金色染上了温暖的色彩,从山顶倾泻而下,简直是美极了。”刘代璨自豪地说,站在大峰之上,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每个人的身上,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限赞叹。他知道,这一幕绝美的风景,属于勇往直前,无惧挑战的“勇士”。

新兴体育项目带来新体验

“爱上体育运动项目,是因为它可以证明自己的无限可能。”谈及为何会主动挑战登山项目,

刘代璨说自小就特别热衷于体育运动项目,经常跟着爸爸去爬东莞大大小小的山,或是打羽毛球等。进入小学后,学校陆续开设的各式各样的体育课程让他对体育项目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自2023年以来,沙田镇建立中小幼协同教研机制,在各学段全面推进体育教育“一盘棋”,通过教育部门横向协同与优质资源纵向引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体育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沙田多所学校开始关注并引入新兴体育项目,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登山课程作为其中的一种,能很好的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耐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力、提升学生的应急自救能力和户外生存技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沙田镇中心小学通过引入专业机构,开设登山课后服务课程,让更多学生接受到科学系统的专业训练,在得到广大家长与学生好评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登山项目为学生的教育和性格塑造提供了新的视角。”沙田镇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各种体育项目面前,青少年有无限的潜力等待被发掘,只要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支持,他们就能够达到令人惊叹的高度。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丰富体育课程种类,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用高质量、多特色的体育教育支撑学校培养出更多人才。

文字:记者 王丽娜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