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暴雨的洗礼,沉睡了100多天的虎门新湾渔港码头,在海浪的轻抚下,已逐渐苏醒——南海伏季休渔今天(8月16日)12时结束,渔港沸腾了,渔民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耕海季。
沸腾的渔港
8月16日一大早,渔民们已经在船上等待休渔旗帜落下,投入新一轮的“耕海征程”。其实,为了这个新的耕海季节,渔民们在半个月前就已开始忙碌。
今年南海伏季休渔8月16日12时结束,据记者了解,半个月以前,虎门新湾小艇码头的渔民们就在为即将到来的南海开渔做着各项准备。
在新湾小艇码头,渔船整齐排列着,渔民们或在船上、或在码头水上平台忙碌着。
他们有的在精心清理船身,先是铲除附着的绿苔和锈斑,等天气晴好晾干后涂上防锈油,以保护船只在海中免受侵蚀;有的在机舱里专注地检查每一个部件,从发动机到传动装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确保机器在开渔后能够稳定正常地运转。
修补渔网也是准备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渔民手中的梭子飞快地穿梭,将破损的渔网一点点修复;蟹笼也要认真修补,包括更换破旧的皮带,以捕捉到更多的螃蟹……
有渔民表示,从7月底开始就陆陆续续在做准备,因为天气炎热,如今每天只干两三个小时,目前船身已经做好清洗和防锈,机器也检查了一遍。现在陆续都会搬部分网具、捕鱼用品等到船上,因为开渔要准备很多东西,所以每天都会做一点,期待着今天出海有个好收成。
渔民吴先生以捕蟹为主,他说道,前期已经将蟹笼全部清洗干净,并晾干整理好,现在主要是将蟹笼破损的地方修补好。“我们还有几百个蟹笼已经修补好,就等着今天开渔了。”
16日上午,记者看到,码头上人来人往,每条船上都有很多渔民在忙碌。给渔船加淡水,并将食品带上船。菜是保存时间长的瓜类和土豆等,因为有时在海上作业,渔情好的情况下,遇上顺风顺水,有时在海上要干一两个月。多带一点瓜菜土豆,少让海上的补给船补给一些,能省一点是一点。给船内的设备补冰块,这是渔民出海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因为捕到的渔获需要冰冻保鲜。
百舟齐发去耕海
8月16日12时,随着渔政船鸣响的开渔号角,新湾码头旁一字排开的近200艘大小渔船,马达轰鸣、鞭炮齐响,扬帆出海。
在每一艘渔船的船头,“一帆风顺”的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船头,还插着一把鲜花和一把青草。有渔民告诉记者,这把鲜花和青草有特别意义,鲜花代表着平安吉祥,青草是香莓草,据说有驱邪的作用。
▲渔政和虎门镇有关领导在珠江口为耕海的渔民送行
“我们出海捕鱼,并不是每天都会靠岸,如果天气好、渔获好,我们有可能在海上一干就是十天半月。我记得,有一次出海,在海上一口气干了23天。”一位年轻的渔民说。
据记者了解,虎门和沙田的渔船,排水量较大的,一般在珠海以南的担杆岛附近海域捕鱼。从虎门新湾和沙田先锋码头出发,到作业区,单趟行驶就要7至8个小时。
这些渔船捕获的鱼,一般在作业区就被海上的专业收购船收走。在远海作业区的渔船,淡水等生活用品,一般由收购船补给,而冰块、油料等也有专业的补给船补给。
大型渔船出海,根本不用每天靠岸。
除了大型的渔船以外,一些小型的渔船,大多在珠江口附近作业,捕捞鱼虾蟹。一般下午出海,夜间持续作业,到次日12点后,就会陆续回到虎门新湾和沙田先锋码头。
如果你想品尝最新鲜的海鲜,17日12点后,就可以在虎门新湾码头和沙田先锋码头买到啦。
新的“耕海”季,我们祝福渔民兄弟一帆风顺,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