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海关:法治护航东莞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东莞+ 2024-08-16 10:55:26

今年7月份,东莞市外贸进出口1252.3亿元,整体规模创2022年10月份以来新高,稳居广东省第二;同比增长19.1%,高出同期广东省外贸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

东莞外贸整体规模再创新高,离不开外贸经营主体的拼搏。特别是随着外贸主体法治意识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进出口。近年来,黄埔海关所属凤岗海关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切实增强辖区外贸经营主体法治意识,促进东莞外贸再创新高。

▲凤岗海关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前7月锂电池出口同比大幅增长47.4%

锂电池是中国制造“新三样”之一。今年1-7月,凤岗海关监管出口锂电池4808批次,同比大幅增长47.4%。

然而,锂电池属于第九类危险货物,出口时需要按照危险货物的要求进行包装、标识和申报。常有企业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不合格等原因延误锂电池出口,影响货物交付进度。

为确保锂电池安全高效出口,凤岗海关为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将锂电池出口涉及的监管要求、企业在出口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危险货物包装出口申报材料以及不合格案例等梳理成册,向企业发放。对于首次办理锂电池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业务的生产企业,“点对点”“面对面”进行指导。

“普法不是‘面子’工程,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准确对接企业需求,切实做好‘一企一策’辅导员,为企业排忧解难。”凤岗海关副关长陈光亚说。

“今年1-7月,我们申报出口338批次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检验合格率为100%,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东莞市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杨光亮说。

今年1-7月,该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外贸大调研、公职律师送法进企业等形式,走进辖区百余家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状况,精准宣讲加工贸易、主动披露、信用修复等最新的惠企政策,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22个。

引导外贸企业用好容错纠错政策

在海关监管过程中,企业违法情形多样,违法危害程度差异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了有条件的“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的情形,海关总署也制定了“轻微违法免罚”“初次违法免罚”事项清单。

近日,东莞市瑞恒报关服务有限公司向凤岗海关申报出口一批集成电路组件。后经企业自查发现,出口货物币制申报错误,该公司主动向海关申请改单。“我当时很担心公司受处罚,也担心给委托方带来负面影响。没想到海关表示,由于我司主动发现业务差错并及时改正违规行为,违法后果较轻,且系初次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该公司负责人梁镜球说。凤岗海关依法向该公司出具了《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用好容错纠错政策,不断规范自身管理。

“用好‘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制度,在法治框架下给予企业更多容错空间,同时通过释法说理引导企业自我纠错,不断提升遵法守法、合规经营的意识,正是法治温度的体现。”凤岗海关处置科科长谢挺说。

今年1-7月,该关共对14宗行政处罚案件适用“初次违法免罚”规定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现场监管部门共对47起违规行为适用“轻微违法免罚”规定。

增强外贸企业对法律的信任和尊崇度

“您好,我们负责本次核查作业,这是我们的执法证,请查看。为了完整客观记录执法过程,本次执法活动我们将全程录音录像,希望您配合我们的工作。”凤岗海关核查外勤关员熟练地打开执法记录仪,开始了核查作业。这是凤岗海关实施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常见的作业场景。

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之一,对规范执法程序、促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凤岗海关在核查、查验、缉私等执法现场广泛使用执法记录仪、音视频单兵终端等音像记录设备,让一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实现现场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和可追溯,实现阳光执法。同时,通过定期抽查音视频资料,回溯执法过程,及时纠正执法偏差,不断提升执法的规范性。

规范执法就是最好的普法,不仅能够有效维护法律秩序,也能增强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尊崇度。凤岗海关切实将推进“三项制度”作为规范海关执法的重要抓手,聚焦行政执法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培训-落实-督促-改进”的循环上升模式,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营造公平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通讯员 金丹凤摄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