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孩子暑假被骗6万元!这个游戏很多小孩在玩!
东莞时报官微
2024-08-14 17:54:14

暑期早已过半

在假期中孩子们或是游学、或是运动
过得相当充实
也有孩子选择用电子游戏放松身心
其中画风Q萌、色彩绚丽的“蛋仔派对
成了许多孩子的心头好

 

注意!
你家的孩子可能被骗子盯上了!
茶山一孩子玩“蛋仔派对”被骗6万元!

 

案例一

 

8月3日,东莞刘黄村一小学生趁家长睡觉时,用家长的手机刷“快手”短视频。刷到一个短视频称未成年人在“蛋仔派对”上领取免费的皮肤,会导致游戏后台瘫痪无法使用,如不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将起诉家长赔偿损失60000元并负刑事责任。因事主也领了皮肤,相信了视频的说辞,就用自己的QQ号联系了视频里提供的QQ账号,随后多次向对方转了60670.6元。事主母亲发现其手机短信多次提醒银行卡超出支出金额,向女儿询问后发现被骗,随即报警。

 

警方提醒: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任何人要求其进行转账,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将相关案例讲给孩子听,提高他们的警惕。

 

 

案例二

 

7月17日,东莞卢边村一高中生在“交易猫”APP上选购游戏账户,在某店铺中看到了自己想要的账号,店铺头像写着“企鹅扫码查询”。在添加了对方QQ后,对方称“只在平台上交易,不走线下支付”。随后发了一条链接给他,点进去是“交易猫”的样式,但点击支付时,又跳转到“当当网”小程序,他支付100元后交易猫上也没有产生订单。随后对方让他扫码进QQ群下载某软件进行查询,此时他感觉到被骗,随即报警。

 

警方提醒:凡是诱导绕过平台进行交易的,都是诈骗。

 

案例三

 

7月22日,寒溪水村一青年将自己的“和平精英”游戏账户挂在“闲鱼”APP上出售。没多久一名“买家”与事主联系,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不能在平台上购买,让事主加他QQ,并让事主下载一个叫“转转”的软件,让他把账户挂在“转转”上出售。随后对方伪造了一个付款记录,并假冒客服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让他扫码查询。事主扫码后,进入一个网站,该网站要求他填写账户密码。然后对方让事主共享屏幕进行扫码转账,在事主银行卡被冻结后,对方又劝他不要去银行,让他找信得过的朋友扫码转账。最后事主向朋友转钱让朋友转账给对方后被拉黑,才意识到被骗,一共被骗15354元。

 

警方提醒:绕过平台交易、下载陌生软件、在伪造的网站输入账户密码、共享屏幕进行操作、阻碍对方向银行咨询等,都是骗子常用的伎俩。

 

案例四

 

7月22日,茶山镇金印路某出租屋一家长将手机交给孩子玩后便自行去休息。在醒来后,发现孩子一直在用手机,且手机一直发出短信提示音。在拿回手机后,该家长发现孩子在QQ上加了一个陌生人,对方称帮他充值“和平精英”手游的点券,让他找个没人的地方语音通话,并教他孩子用微信和支付宝转账。最后事主发现一共被骗2500元。

 

警方提醒: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手机支付密码,不要将APP支付设置为免密支付,并且随时关注手机微信、支付宝账号余额变动情况。

 

案例五

 

7月14日,南社村一名初中生在“快手”APP上发布动态称要卖掉自己的某游戏账号。过了一会儿,有一名陌生人联系了他,随后双方加了QQ聊天。对方以“看看能不能收到钱”为由,让事主先转钱。事主通过微信扫码转了三笔99元共计297元,接着通过微信好友转账919元。转账后对方要求他删掉转账记录。事主点开账单删除,由于删除账单需要人脸识别,事主去找自己的家长,其家长立马判断对方是诈骗分子,随即报警,一共损失1248元

 

警方提醒:网络游戏产品交易,凡是让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图片

如何避免孩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 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孩子其它的兴趣爱好,让孩子适度游戏,快乐成长。

  • 平常要教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不要随便加陌生人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 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警惕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买卖游戏账号等各种形式的诈骗。

  • 不要将支付密码等信息告诉未成年孩子,并告知他们需要支付任何费用须经家长同意,并由家长进行操作,最好不要让孩子自己操作。

 

 

 

来源 | 东莞茶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