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群英秀①丨胡雁:不忘初心,做迷茫者黑夜行走的指路明灯
东莞+ 2024-08-02 14:31:10

6月26日清晨,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厚街镇社区戒毒康复项目副主任胡雁起得比以往更早一点,赶忙给家人做了热气腾腾的早餐,自己随便扒拉了两口就急匆匆地往办公室赶。

对她来说,今天依旧是个特别忙碌的日子,除了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外,还安排了上门走访戒毒康复困难家庭,对他们的帮扶方案再细化。

“我帮扶的这些戒毒康复人员,每个月都会跟他们见面或者通电话,尤其是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会为他们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帮扶方案,现在很多戒毒康复人员愿意主动上门来找我们,真正达到了‘以帮促改’。”胡雁说道。

为59名戒毒康复人员开展过个案跟进服务

自2014年10月开始,胡雁一直坚守在禁毒岗位前线,凭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能力,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戒毒康复人员的跟进帮教方面,胡雁坚信要与戒毒康复人员面对面交流才能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所以她每次面谈都坚持到社区走访,通过与社区、警务区工作人员以及戒毒康复人员本人及其家人的面谈交流,及时了解戒毒康复人员的动态以及需求,为他们提供个别化服务,提供情绪支持,坚定其戒除毒瘾、预防复吸的决心,同时也为有就业需求的戒毒康复人员链接就业资源等。

胡雁的一位帮扶对象阿风(化名)曾五次因吸毒被强制戒毒,2018年最初接触阿风时,他非常抵触,而且长期失联不接受任何服务。“当时,我们组织镇街的部分戒毒康复人员参加活动,阿风是跟另外一个戒毒康复人员来参加活动的。”阿风给胡雁的第一印象就是不愿意与陌生人打交道,跟他说话也是爱答不理的。

当胡雁再次得知阿风的消息时,他已经因为第五次复吸被强制戒毒,直到两年后,胡雁和民警一起把阿风接回社区,并开始对其展开帮扶工作。

“第一次有无力感,就是阿风极度不配合。”胡雁说。

经多次见面沟通后,胡雁了解到阿风不信任身边每一个人。为了取得彼此之间的信任,胡雁多次登门拜访,最终在某一个晚上11点,阿风突然打电话给她说:“我现在去社区,你要过来就来,不来就算了。”胡雁立即联系社区民警,并及时赶到与阿风深入交谈,了解过去、了解家庭、了解最真实的想法以及对未来的看法等,最终阿风答应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会按时报到,努力做到最好。“回想最初的抵触,到逐渐信任我们,感觉自己付出的努力还是值得的。”胡雁笑着说道。

截至2023年底,胡雁已为有需要的59名戒毒康复人员开展个案跟进服务,跟进辅导近350人次,链接多方资源协助10名戒毒康复人员成功就业,同时5名戒毒康复人员以“过来人”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禁毒宣传活动中。

探索“1+1+N”的禁毒宣传联动模式

作为禁毒社工,胡雁平日工作中不仅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做好资源整合,还需要去社区、学校等地方为公众宣传禁毒知识。胡雁希望通过开展禁毒预防宣教活动,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识毒防毒能力的同时,改变对戒毒群体的看法,在他们融入社会时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在前期的禁毒工作开展过程中,胡雁发现禁毒宣传工作单靠禁毒社工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志愿者在禁毒宣传中可以发挥更多的力量,恰逢厚街镇禁毒教育基地的成立初期,在前期禁毒教育基地参观中,基地存在现场秩序混乱、基地讲解员不能及时解答问题、无法体验基地功能设备,以及多次调配更改参观时间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会让参观者无法获得最佳的体验。

针对此种情况,胡雁开始在东莞市轻工业学校通过招募禁毒志愿者,为禁毒社会工作者介入赋能,组织开展禁毒志愿者培训、外出观摩学习,开展团队建设等形式提升禁毒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禁毒志愿者的专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探索“1+1+N”的联动模式,打造一支专业的禁毒教育基地志愿者队伍,成立了厚街镇“禁毒新生代”的品牌项目。该项目在推出之后得到用人单位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加大厚街镇禁毒工作的宣传力度的同时,对创建文明、安全、和谐的无毒镇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在2022年8月获得某社工机构2022年案例大赛的一等奖,在2022年和2023年参与厚街镇团委举办的厚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同时获得6000元的经费支持。

对这份工作始终满怀着希望和动力

在一线岗位奋斗的同时,胡雁也不忘积极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知识,其间胡雁定期参加禁毒社会工作实务培训,及时了解禁毒领域的政策,研读各类社会工作专业书籍,汲取知识养分,为自己提供能量。

在禁毒领域团队中,胡雁积极将自己在实务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提炼,通过培训以及督导的形式提升同事的专业实务能力,为禁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其中包括开展《个案社会工作面谈技巧》《禁毒优秀案例分享》《东莞市禁毒政策解析》等培训。

胡雁曾先后荣获2019年度东莞市优秀社会工作者,2021年度东莞市优秀禁毒工作者;2020年,胡雁撰写的案例《为爱重生,寻找改变的力量》在某社工机构第二届案例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荣获2021年度东莞市优秀禁毒社会工作案例,该案例被选进《个案工作案例选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2023年,撰写的案例《做自己的摆渡人—戒毒康复人员的自我蜕变之路》荣获2023年度东莞市优秀禁毒社会工作案例,同时被聘为2023年东莞市禁毒普法宣讲团宣讲师。

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戒毒康复帮扶社工的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总有人问胡雁,为什么会坚持这份薪水不高又艰苦的工作?

对于这些偏见和质疑,胡雁并没有只是简单地抛出一个答案去回应,她说,她所知道的是,社会上还有许多戒毒人员需要禁毒社工去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怀、引导,帮助他们面对困境,重新回归社会;还有许多懵懂的青少年,因为不了解违禁药品的危害而有可能走上歧途。所以,无论这份职业再怎样艰苦,自己都会坚定地走下去。

更何况,在工作过程中实现的助人自助的巨大成功感,就是在禁毒社工的介入下,戒毒康复人员及家庭,成功解决问题,远离毒品侵袭,正常回归家庭和社会!这让胡雁始终满怀着希望和动力,愿以自身绵薄之力为禁毒宣教和帮扶工作添砖加瓦。

文字:记者 尹金钟 图片:记者 陈栋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