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大等你!”翰林学子寄语学弟学妹做好目标规划和时间管理
东莞+ 2024-07-25 18:04:49

“我很高兴,但并不意外,因为,为了实现目标我做了充足的准备。”收到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翰林实验学校高三12班的毕业生黄靖然有点水到渠成的释然,她拿起手机平静地向班主任訚威报喜,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并梳理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收获。

“遇到志同道合、互帮互助的奋斗者”

“俞敏洪说过,‘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段,让你回想起来热泪盈眶的日子。’我想,在翰林高中部的两年,正是这样的一段日子。”黄靖然是高二转学到翰林实验学校的。此前,她中考失利,滑档到一所新学校,她暗下决心一定吸取教训,好好努力。新学校环境很好,然而她感觉到学习氛围并不适合自己,没办法按自己的节奏全情投入学习。自小就被父母培养独立自主意识的她,决定转学。“我们考察了很多学校,最后决定转学到翰林。”黄靖然说,转到翰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综合考虑了翰林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教学态度,尤其是当时校长跟我说,‘我希望你来,是为了好好学习,把学校当成家,为学校争光’,我的责任心一下就被激发起来了。”

转学后,黄靖然如愿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学习氛围,“同学间很友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想学习的时候我能享受不被打扰的独立学习的时光,休息的时候同学们又能畅快地玩。”她觉得,这样良好的班级氛围,离不开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以身作则。

黄靖然在自己的心得体会中写道:记得多少个日日夜夜,班主任老师与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拼搏。我们一样地早起,一样地晚睡,因为老师的坚持和细致,我们更不敢懈怠。犹记得早上五点半陪我们一起早读的老师的身影,犹记得夜晚十一点还未离去正给我们耐心解答的科任老师。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互相帮助的共同奋斗者。在翰林校园里,没有虚度光阴,只有青春无悔。

“我高考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母校的培养,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希望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对大家有所帮助。”黄靖然以617分、省排1313名(历史)被中山大学录取,她说主要得益于做好目标规划和时间管理,牢记“一思尚存,此志不懈”,她自己便是早早确立了以中山大学为高考目标,并为之做了充分的准备。

明确目标为未来“打拼”

谈及学习方法,黄靖然认为首先要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定位,不可好高骛远无的放矢,亦不可胸无大志浑浑噩噩,有效的目标应该是最为强劲持久的动力,可以带领你度过艰难的时光。

其次是时间管理,早上是背书的最好时机,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无论是站着或者坐着,还是教室外、课桌上,每天规划一点,时刻问自己:今天单词背了吗?古诗默写了吗?作文素材看了吗?循序渐进,积累是一个缓慢但坚定的过程,不需太多,重在坚持,最后的结果不会辜负你这一路的汗水,尤其是语文、英语等需要丰厚积累的学科。“高三复习一轮基础要扎实,后面的刷题才会顺利,盲目的刷题没有任何效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黄靖然打趣道。

此外,她认为零碎时间的充分利用也至关重要。比如,课间十分钟、吃饭排队、洗澡排队……同时,也要清楚自己的痛点,对症下药,对疑惑的知识点要善于发问,善于思考,举一反三,加深巩固。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定时的习惯,习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卷子,或者一次作业,告诫自己切不可拖延更不可不做,只有这样才能在应试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始终坚信只要行动起来,一切都还来得及。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黄靖然将中大校训送给各位学弟学妹,希望大家珍惜母校培育,为母校创造更多辉煌,更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描绘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我在中山大学等你们!”9月,黄靖然将和母校的20多名同学在中山大学一起开启新的梦想之旅,而目前,她正为开学后的分班考做准备,“希望通过暑假的努力,大一就完成英语四级考试,大二为六级好好努力。”

文字:王丽娜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