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村级首个!桥头石水口村AED急救网络建成
东莞+ 2024-07-23 21:25:17

为进一步推动桥头社会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应急救护能力。今年以来,桥头镇在石水口村率先开展推进工作,建设桥头镇社会急救4分钟AED救援圈。目前,石水口村AED急救网络初步建成。据了解,目前全市村级AED急救网络仅有石水口村建成。

图片

在石水口市场门口可见,一台AED设备被摆放在门口显眼位置,仪器上配有简单的使用说明,一旦发生意外,群众触手可及。除了在市场,目前,石水口村还在村委会、第二小学、帝庭山小区、海德诊所、企业等人流密集、猝死发生率较高的地方,共配置了9台AED急救设备,并开展相关场所人员急救技能培训,让更多人会救、能救,提升AED的使用效能和救治成功率。

据了解,作为桥头镇社会急救4分钟AED救援圈第一阶段的村,石水口村积极推动AED急救设备在各个场所的落地,从考察选点、采购安装、氛围宣传、人员培训等各个环节,迈出了“从无到有”的重要一步,为全镇推广社会急救4分钟AED救援圈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桥头镇初步建成全镇首个村级AED社会急救网络。

图片

今年4月,桥头镇印发了“社会急救4分钟AED救援圈”工作方案,要求在“村(社区)、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大型商超(6000平方米以上)、室内运动场所、300人以上企业等场所配备AED,实行全镇统一规划,到2025年,实现全镇AED配置比例达2台/万人。”

AED在哪找?为方便群众查询AED的信息,桥头镇卫健局借助“东莞市桥头医院”“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平台,向社会公布AED地图信息。市民可在“菜单栏”查看AED地图信息。

图片

接下来,桥头镇将在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中小学校、民营医疗机构、住宅小区、大型商超、室内运动场所等逐步配置AED急救设备,不断完善院前社会急救体系建设,建设巩固“社会急救4分钟AED救援圈”,同时让更多的群众掌握心肺复苏及AED使用等急救技能,大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让群众在紧要关头“能用”“会用”“敢用”,拯救更多生命,造福更多家庭。

/相关新闻/

推动完善社会急救体系建设

7月22日,桥头镇社会急救4分钟AED救援圈工作推进会召开,进一步推动社会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应急救护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作为桥头镇社会急救4分钟AED救援圈第一阶段的试点村,石水口村相关负责人向与会人员分享了AED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镇卫生健康局负责人对试点阶段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并对镇社会急救4分钟AED救援圈第二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图片

副镇长邵锦荣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各单位场所要明确工作职责,循序渐进夯实AED配备基础,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推进部署。要营造浓厚氛围,在宣传上要下足功夫,要全方面多维度宣传急救知识和营造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要狠抓工作落实,在行动上要精准高效,相关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调整和完善AED推进计划,共同构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社会急救体系。

/知多D/

AED,简称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可供非专业人员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又被称为“救命神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多达54.4万。当一个人心搏骤停,如果身边的人能够在“黄金四分钟”内,迅速利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其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可以大大增加生存概率。

文字:记者 袁健斌 通讯员 香雅怡 图片:桥头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