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文汇报以整版报道黄江的一名义工“的哥哥”叶建国,这名义工曾是香港警员,退休后在黄江生活,今年已74岁。他在黄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2900个小时。
在黄江,叶建国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亦感受到内地生活的便利与舒适。“现在从东莞回香港就像串门一样方便,樟木头搭高铁,两个小时就回到香港九龙了。” 叶建国表示,作为香港长者,北上东莞退休的决定给他带来了诸多便利。不仅能享受到香港政府提供的生果金福利,减轻生活压力。而且平时若有就医需求,他只需前往深圳的港大深圳医院,无需特地返回香港,这让他的退休生活幸福感很高。“我亦更加有余力去做志愿者,帮助更多的人。”
扎着小辫子的发型,亲切的笑容,加上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军绿挎包,已经成为香港志愿者叶建国的独特标志。
在黄江镇市民眼中,他是大街小巷人人皆知的“那位香港志愿者”。英文名DICK的叶建国,今年已经74岁,又常被熟悉他的人亲切昵称为“的哥哥”。他身上最抢眼的,要数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红色大字的挎包。这个包跟了他15年,洗了又洗,依旧如新。叶建国做义工同样不知不觉已经18年,两鬓斑白,风雨不改。
叶建国背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去探访老人
“我从50多岁做义工到70多岁,累计服务时长已超过2,900多个小时。”从照顾长者,到自己都成为长者,叶建国带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香港狮子山精神,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义工队伍。
“的哥哥早上好!”“早上好!”在黄江公园内的志愿者服务中心,叶建国背着挎包,爽朗地和两个年轻的工作人员打招呼。
叶建国常背着一个军绿色挎包
上面印着红色大字“为人民服务”
鸭舌帽下,灰白的长发梳在脑后,黑框眼镜背后透着温和的目光。这让他看起来不像从业逾三十年的退休警察,反而更像一名艺术工作者。而他身穿的志愿者背心和“为人民服务”挎包,还是无声地展现出志愿者的身份。
“这个包包,当初见到上面‘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心里十分触动,马上就买下来。”如今每次去做义工,他都会背上这个挎包,里面装着送给老人的各种药物、驱蚊水和各种保健品,他笑称这是“爱心包包”。
“以前做志愿者比较辛苦,大家拿着两元人民币硬币搭巴士,提着好几大袋物品,天气又炎热,挺累的。”叶建国说,现在经济发达,不少人都有私家车,网约车也很方便,所以现在作为义工去探望老人就方便不少。
叶建国获得过的表彰和荣誉
退休前,叶建国在香港当了30多年警察,先后从事过巡警和交警工作,甚至还在重案组工作过一段时间。在香港警队服役期间,叶建国就是出了名的义工。
不少人退休是为了享受生活,而叶建国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换下警服,回到家乡东莞过了一阵清闲日子,不久后就穿上了志愿者的背心,继续他的忙碌生活。那时,东莞志愿者团队才刚建立不久,人手并不多。从招揽志愿者、慰问困难群众到后勤服务,都需要这个小团队一手包办。叶建国亦身兼数职,凡事亲力亲为。
当时手机摄像功能并不完善,叶建国就自掏腰包购入一台相机,为每次的义工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如今,这些照片已经积累了上千张,成为了他志愿服务生涯的见证。
“我拿照片到附近冲洗店影印和过塑,老板问这些冲印经费是谁出。我说是我自费的,老板听到就象征式地只收一元一张相,这些举动让我感受到,善意是相互的。”叶建国说。
一张张拍摄下来的照片,都装在相簿里。后来一本相簿不够,又陆续买来新的,不知不觉相簿就装满了办公室其中一个大抽屉。翻看一页页照片,叶建国颇为感触:“这位老奶奶还在,这个伯伯已经不在了,这个也不在了……”近廿年时间,他照顾过的不少长者已经相继离世,他自己亦头发花白,成为一名长者。
叶建国翻看过去做义工拍摄的照片
其中一名东江纵队的叶婆婆,就经常喊叶建国“的哥哥”。90多岁高龄的叶婆婆是早年参加过东江纵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的孤寡老人。叶婆婆去世前的每一年、甚至每个月,叶建国都会带队去探访她,陪她聊天,并为她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
叶婆婆经常回忆当年打仗的故事,叶建国虽然早已耳熟能详,但每次他都像是第一次倾听那样,不断追问每一个细节。
“如果探访队伍里没有‘的哥’,叶婆婆会比较失望。”黄江志愿服务中心骨干工作人员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老人们对“的哥”十分喜爱,尤其是叶婆婆。得知情况后,叶建国每次都会给叶婆婆回电话,向老人家问好。
“他从来没有说教,而是潜移默化地通过一些细节,教大家如何做好一名志愿者。看见老人指甲或者头发长了,下次探访就会带上指甲刀,帮老人剪指甲或理发。”苏先生是黄江志愿服务队的骨干,他说叶建国之所以成为“孤寡老人最牵挂的人”,是因为他真正了解老人的需求。
“和老人家接触,需要有沟通技巧。”叶建国温和地说,“有些人不喜欢和人倾诉,有些人不喜欢别人碰东西,有的人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面对不同脾气的老人家,他总是多倾听,多关心他们。警队工作的经历,赋予了他特别细心和耐心的特质,以及敏锐过人的观察力。
志愿者们和叶建国合影
尽管已经年逾古稀,叶建国现在依然每周定期参与义工服务。他的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黄江从最初只有100多名註册志愿者,到如今已有超过2000名志愿者。
“的哥哥”在东莞黄江亦创下了多个“纪录”:第一位香港退休的志愿者,最年长的志愿者,服务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不仅如此,叶建国还是广东省第一批五星志愿者获得者,“黄江好人”的荣誉获得者,同时还是香港工联会东莞中心的一位志愿者,在疫情期间亦参与了不少支援活动。
回顾自己十多年来的志愿者生涯,“的哥哥”叶建国的感想非常朴实:“做得就做,帮到就帮”。他露出招牌式的温暖笑容称,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只是尽己所能,问心无愧。
来源:香港文汇报、写意黄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