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与龙、凤、龟并称为四灵,是太平吉祥、仁慈和祥的象征。清溪客家人“以纸糊麒麟头画五彩,缝锦被为麟身,两人舞之”,让这种由中原带来的麒麟舞,欢跃在清溪千年的田野街巷里,一呼一笑中,只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就是清溪人最朴素、最美好的期愿。
黄素明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24年7月9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彩扎(麒麟制作)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素明先生逝世,享年73岁。
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发来唁电,表示沉痛哀悼:黄素明先生坚持以传承与弘扬彩扎(麒麟制作)为己任,为彩扎(麒麟制作)的传承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黄素明老先生的风范令人难忘,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而深感痛惜。
驾麟归去,英魂犹在!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素明在制作麒麟头
160年,五代人
一脉相承 技艺精湛
明初,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开始在清溪形成聚居地,并带来了麒麟舞。麒麟舞表演需以纸扎麒麟作为道具,但没人懂制作客家麒麟。黄素明的太公黄娇看准这个商机,只身外出拜师学艺,学成归来后,便在清溪开了一家麒麟作坊,名为“高华麒麟”,这也是东莞第一家专门制作客家麒麟的手工作坊,制作手艺世代相承至今,历经五代。“高华麒麟”制作的麒麟头以竹艺精、画艺精、形态逼真、色彩鲜艳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远销海内外。
▲上世纪90年代初,清溪镇麒麟舞贺新年
▲清溪麒麟陈列馆
传到黄素明父亲的这一辈,“高华麒麟”又有了一个华丽的蜕变。父亲夜夜在煤油灯下辛苦制作麒麟,深深打动了黄素明,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黄素明就接过衣钵,成为“高华麒麟”制作世家第4代传人。
进入21世纪的东莞,随着工业化逐步加快,商业、娱乐业的繁荣,让舞麒麟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逐渐式微,而与其分不开的绝活麒麟制作技艺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高华麒麟传承人黄友、黄素明、黄志成祖孙三代
幸运的是,由国家主导并推行的非遗保护成为一项自上而下的社会运动,通过行政资源的配置,为非遗保护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制度、资金和人力支持。在清溪,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而从小帮父亲扎麒麟的黄志成和弟弟黄志超,在麒麟制作方面,都已深得父亲和爷爷两代的真传,他们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
传承和创新,让麒麟的光芒焕发出新的魅力。如今,麒麟制作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名义得以复兴,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得以传承,既保留了过去的精髓,又融入了新的元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继续闪耀着文化的光辉。
一世情,一辈子
匠心本色 传奇人生
麒麟舞是清溪人对家乡最深刻的记忆,而承载着这份乡愁的便是出自“高华麒麟”制作的麒麟头。
黄素明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当过兵,后来在当时公社的木薯加工厂上过班,又回大利村成为一名社员……虽然身份几经转变,但自从传承了做麒麟的这份手艺,黄素明便从一而终,一直没有放弃。
惟妙惟肖的麒麟,离不开清溪巧匠的高超技艺——扎架、糊裱、绘画、上油、头部饰物修饰,麒麟制作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制作一个普通规格的麒麟头需要十几天,不仅耗时费力,更需要精湛的手工技艺。黄素明需要在这十几天内,时时斟酌,寸寸打磨,甚至不能睡好完整的一觉。在他从艺生涯的60余年中,他的身影在清溪民俗文化和非遗传承中忙碌,从未缺席。
▲国内目前最大的纸扎麒麟
从2007年到2018年,这十年,成为黄素明和清溪麒麟制作的“高光时刻”——2007年,黄素明亲手做的麒麟在世博会、维也纳金色大厅大放光彩;2008年,清溪麒麟制作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黄素明、黄志成父子双双入选广东省非遗项目(麒麟制作)代表传承人;2014年,清溪彩扎麒麟制作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黄素明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间,黄素明与黄鹤林、黄飞航一起合作制作了一只国内目前最大的纸扎麒麟。
▲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
2023年,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起,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开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项目执行团队再次来到清溪,对清溪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麒麟制作)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全方位记录。
传文脉,护非遗
“江湖山海” 占据一席
60余载的辛劳,成就一代名师。黄素明先生的一生都奉献于非遗传承,从未止步。传承文脉,守护非遗。东莞的“江湖山海”,黄素明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
认识黄素明的人都记得,勤勉、亲切的他,年过古稀仍似顽童,笑声爽朗,而麒麟制作是他一生最为较真的事情。半个多世纪中,黄素明从未懈怠对传统彩扎技艺的探求。在“坚持传统”的原则下,他专研并精于传统彩扎工艺,多次对麒麟头制作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高华麒麟最大的特点是,舞动时“眼睑”和“下颚”还会惟妙惟肖地开合抖动,看起来就像麒麟在眨眼和吐纳,栩栩如生。
▲通过开放式授徒传艺,培养麒麟制作技艺后继人才
为更好传承麒麟制作技艺,黄素明积极培养项目传承人,不定期举办制作技艺培训班和进校园活动,传授扎架、粘沙纸、绘画等麒麟制作方面的技艺知识。通过开放式授徒传艺,培养麒麟制作技艺后继人才,使技艺传承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稳定的传承骨干。
在黄素明的带动和示范下,在清溪的铁松村、松岗村等地也出现了麒麟制作。清溪麒麟销往世界各地,并在外国的大型表演活动中成为华人群体的标识。同时,黄素明也成为业界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黄志成代父出镜东莞市策划举办的“江湖山海”非遗系列活动
黄志成是黄素明最深爱的家人,也是最得意的弟子。黄志成如此评价他的父亲:“我很佩服我父亲对麒麟制作的严谨,无论是选料还是工艺,都达到一丝不苟的程度。” 2022年,黄志成代父出镜东莞市策划举办的“江湖山海”非遗系列活动,一系列高质量麒麟制作、麒麟舞视频,极大地提高了清溪麒麟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加油助力。
先生已逝,麒麟制作技艺百年之路亦将被传承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东莞的“江湖山海”,会因千千万万个非遗保护人的守护而稳固;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文脉,会在千千万万个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的技艺中、在时光的长河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斯人驾麟随风去,人间犹闻祈福声。黄素明先生一路走好,来生再续麒麟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