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7-13 21:55:29
东莞有个02年帅哥
失业后和女友在南城
开启了他们的摆摊生涯
坚持分享摆摊日常
在网上小火了一把
创业收获小小成就的同时
是颠倒的生物钟
和停不下来的重复工作......
相差7岁的高颜值情侣组合
摆摊需每天工作超12小时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一个打着“00后摆摊创业卖提拉米苏”标题的小视频引人注目,视频里记录着一个长相俊秀的男孩子每天做蛋糕、出摊的日常。
在视频中,他们称呼来买提拉米苏都是“小股东”,碎碎念般朋友聊天似的文案,是当下很流行的Vlog视频(网络日志)风格,加上他帅气的长相,简直抓住了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视频中02年的男孩叫小江,是广东梅州人。提拉米苏的小摊并非他自己在做,而是一对高颜值情侣搭档,这些视频都出自他的女朋友熊猫之手。

▲小江(男生)和熊猫(女生)
虽然不曾在摆摊视频中露面,但比小江大7岁的熊猫也是一个漂亮姑娘,是早些年跟着父母来到东莞的齐齐哈尔人。
熊猫既专门学过西点烘焙,又有几年新媒体运营的工作经验,视频从拍摄剪辑到文案,都由熊猫一人完成。两人一起创业并在网上记录摆摊的日常,也是在熊猫的提议下促成的。

两人从今年年初开始摆摊卖提拉米苏,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就能达到3000+元。看似收入不错的背后,是消耗大量时间的重复型工作。
每天下午4-5点出摊,加上给网上预订的客人送货上门,收摊回到工作室已经是晚上。简单吃过晚饭后开始制作提拉米苏糊,需要花费4个小时左右。再依次加入手指饼干、蘸牛奶和咖啡液、抹糊,把做好的半成品放到冰箱里冻上......凌晨四五点,终于可以睡觉了。

第二天中午起床后,再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装饰不同口味的提拉米苏。然后就骑上三轮车,一人出摊、一人拍视频素材发布。
整个流程下来,摆摊的工作需要花费他们至少12个小时。除非遇到雨天,他们一周只给自己放一天假,“不敢多休息,经常不出摊的话客人就会习惯去别的地方买了”。

▲甜品节上他们的小摊排起长队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却有过一次例外,有一次出摊甜品节活动,他们的提拉米苏小摊很受欢迎,即使是雨天依旧有许多人排队购买,两人实打实的忙活了两周,每天要做10盘提拉米苏。也许是过于劳累,活动一结束,两人都发了4天高烧。
职场、开店屡屡碰壁
3000元成本启动摆摊创业
熊猫在2018年大学毕业之后,也辗转换过好几份工作,越发觉得自己并不擅长于职场的人情世故。
2019年,因为一直都很喜欢烘焙,她在广州报了班专门学习了几个月。学成后回到父母身边——东莞石龙,开了家小小的网红下午茶店,主打产品是舒芙蕾。

▲熊猫之前在石龙开的下午茶店
据熊猫形容,起初一个月,也许是因为新店开张促销的缘故,生意还不错,每天的营业额还挺可观。也许是因为自己不善经营,客流逐渐减少,小店在半年后关张。短暂的创业尝试以失败告终,熊猫又重新回到职场打工。

▲熊猫店里的舒芙蕾
小江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一家剧本杀店做DM(主持人),期间结识了同样喜欢玩剧本杀的熊猫,两人确定恋爱关系。
几个月后,小江工作的店铺关门,本打算重新找工作。熊猫萌发了小成本摆摊创业的念头,又怕自己忙不过来,叫上小江打打下手,两人开始一起摆摊创业。
摆摊的起步装备只花了3000余元,一个推车、保温箱、模具、食品原料。后来他们又陆续购入了烤箱、三轮车等装备。


最初摆摊时,懂新媒体运营的熊猫就把镜头对准了小江,希望能吸引来一些客人,没想到真的有视频火了。之后就一直以熊猫拍小江摆摊的形式在多个社交软件上发布视频。
小江帅气的长相,加上熊猫很会抓住短视频用户的兴趣点,视频的流量很快反哺到小摊的销量上。有很多客人看了他们的视频特地找来,人就慢慢多起来了。

▲小红书主页截图
小江也从一开始的只是帮熊猫打打下手,到现在各种口味的提拉米苏都能独立完成。
小本创业不进则退
唯有咬牙坚持
目前他们发布的摆摊视频中,阅读量最高的一条有7万+阅读量。在两人看来,制作短视频对他们小摊的经营起到很大的帮助,甚至还有看了视频从长安、虎门跑来买提拉米苏的客人。
当然,他们的小本创业并非一帆风顺,最开始选定的摆摊位置,遇到了好几次和其他摊主抢占地盘、打价格战等纠纷。因为用料成本较高,很多路人也觉得他们定价太贵,并不太买账,两人一度打算放弃摆摊事业。


休息了几天调整心情,小江偶然提议要不要临时换到汇一城周边摆摊试试看,没想到这次尝试,生意比之前好多了,后来就换到在这里摆,来购买的客人八成都是年轻小姑娘。
据两人计算,每天出摊6-8盘提拉米苏要用到的原材料成本大概是一千元,如果东西当天不能卖完,可能就会面临亏损,不算上人工水电,原料的成本占到销售额的60%。

这样每天围着提拉米苏转的生活让两人感慨:“还是上班轻松啊”,回头客的支持和一路走来总算有点起色带来的成就感是他们坚持的动力。
摆摊不过半年,也有一些让他们印象很深刻的事情:有一个头发都花白的老奶奶,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看到他们的视频,坐公交再转地铁,花了1个小时来找他们的小摊,因为每天出摊的时间并不固定,奶奶又等了他们一个小时,最后买了4个提拉米苏回去。

“本身自己是很喜欢做烘焙的,可每天一直重复、大量地做,渐渐有些迷茫了......不过庆幸有人喜欢,还是有动力做下去“,两人很珍惜现在取得的小小成就。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方式
成功的背后一定少不了
勇气、努力和运气
如果你也有丰富的奋斗历程
欢迎在东莞日报官微
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让更多东莞人看见你的故事
策划 | 向志清 刘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