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踏上征程,开启暑期“三下乡”实践。
7月4日,广东医科大学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出征仪式在东莞校区举行。启动仪式后,广东医科大学162支团队的3000多名广东医学子,将奔赴全国7个省44个乡镇的田间地头,聚焦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健康中国等,把课堂所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自己的专业服务社会。
近5年来,2万余名在校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方式参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以专业所长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学校连续八年获全国最佳实践大学,四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两次收到教育部、团中央的表扬信。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黄达海表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本领、奉献自我的有效形式,在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拓宽视野、砥砺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已经毕业再次加入“三下乡”队伍的陈国渊表示,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有幸再次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倍感幸福。在他看来,“三下乡”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支教或扶贫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对青年责任感的培养。
/ 声音 /
广东医科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指导老师 郭酉强
四年来,我带领队伍足迹遍布粤东、粤西和粤北,跟学生一起在田间地头收获成长,看到了学生们的蜕变。支教课堂上的耐心讲解,支农活动中的辛勤耕耘,卫生宣传中的细致入微,社会调研中的深入思考,大家都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广东医科大学阡陌志愿服务队队长 邓婉红
去年暑假,我作为阡陌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深入湖南省桑植县的大山深处,用多彩的课堂为大山的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户。一个小学二年级、不敢与人对视的小女孩,在半个月的相处中,在大家的关爱下,小女孩打开心扉,慢慢开朗起来。她还立志长大后要读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三次参加“三下乡”队员 蔡晴
回想下乡经历,从下乡文艺汇演、参加钱排镇国旗护卫队交流展示活动,到抵御“泰利”台风与300名青年搬运沙袋的经历,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