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聚集在百年榕树下唱粤剧 北隅社区供图
■居民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 莞城供图
■北隅社区打造“榕树下”文化品牌,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北隅社区供图
江畔绿道,植被繁茂,郁郁葱葱间尽显生机盎然;榕树参天,其下常设休闲区域,各类活动丰富多彩;街巷之间,更是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整洁有序,处处洋溢着和谐宜居的美好氛围……近年来,北隅社区把美丽圩镇建设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强化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依托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三江六岸”片区建设工作,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北隅社区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方案》及工作计划,深入开展环卫保洁提升、闲置地改造、“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三线”整治等各项工作,大力开展美化行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擦亮幸福底色,获批市级示范圩镇的称号。
聚焦民生工程,留住“烟火气”
自北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以来,榕树头是北隅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乐园”,人们聚集在百年榕树下唱粤剧、下象棋、拉家常……成为了北隅社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美丽圩镇的建设过程中,北隅社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开展民生工程建设,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广泛征集群众意见,通过小提升、微改造、绿化、美化、活化等方式,以榕树头为中心,陆续完成了“夕阳红”工程、文化长廊、星光健身长廊、榕树角大街街心休闲小公园等地的环境升级改造,让这里成为老少咸宜的休闲场所,助力“榕树下”文化品牌的打造。
在北隅社区新沙坊和花卉街等道路,废弃厂区围墙绘满家风、敬老等传统文化元素。新公园添健身器材、座椅与绿化,居民悠然休憩。北隅借“民生大莞家”项目,通过墙绘、花池翻新等,打造敬老街道,获得好评。
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北隅融合“美丽圩镇”建设,在全市首推社区民法典展厅,为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学习的场所,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展示“美丽圩镇”的工作成果。社区还陆续建成泰景小区法治文化小公园及榕树角广场法治景观带,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增加雕像、石刻,“莞城凤仔”普法吉祥物等法治元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社区景观。
此外,新光明市场升级改造项目以打造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卫生整洁、经营有序的市场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农贸市场整治提升。改造过后的新光明市场,升级分类摆卖区域,规范摆卖范围,为市民们带来更为方便、舒心的购物体验,“烟火味”依旧。
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
北隅社区美丽乡镇入口在东江大道(北隅段)上,道路升级改造的重点放在了打造彰显绿色、生态特色,以方便市民出行、美化道路景观之上,并对路段及周边景观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后,升级人行道和优化慢行系统,进一步完善人行道无障碍设施,改造中央隔离带和道路两侧绿化带,恢复树下绿化种植,整体提升周边绿化景观效果。
东江岸边(北隅段)在东莞市“三江六岸”片区建设工作的改造下,慢行坡道、景观绿化、灯光亮化等各个亮点景观串珠成链,打造成具有本土风韵的河岸风貌带,让美丽圩镇建设特色化、品质化。岸边还有经过品质提升项目改造后的细村公园,供市民们驻足休憩、健身锻炼、观赏江景。
北隅十分重视加强推动环境卫生和城市秩序全面提升。例如对“示范主街”运河西一路的升级改造:建设前,道路两边人行道设施老旧破损,广告杂乱无章。建设后,全面升级人行道设施,优化慢行系统,优化道路两旁绿化带,整体提升周边绿化景观效果,规范街道两侧的广告招牌,打造无占道经营严管街。
此外,北隅全域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城市“暗区”整治提升,彻底清理辖区内闲置地、边角地等卫生死角及黄土裸露的现象,消除辖区卫生黑点盲区;全域开展“三线”治理,清理废旧线、废弃线;推动“门前三包”全覆盖,抓好市容秩序常态管理。
北隅还由党员干部带领社区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城市洁净活动,建立健全常治长效机制加强环境治理,打通城市精细化管理“最后一公里”。
接下来,北隅社区将继续把美丽圩镇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特色品牌,挖掘服务潜能为抓手,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展现北隅作为,贡献北隅力量。
相关链接
北隅社区百姓眼里的“百千万工程”
屋舍焕新颜 景色美如画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莞城正绘就生态绿、乡村美的宜居宜业新图景:巷陌整洁,屋舍焕新颜,景色美如画,人居环境跃升,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
本期“百姓眼里的‘百千万工程’”,我们走进北隅社区,听听社区居民怎么说。
作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北隅社区,致力于给辖区老人打造“安全、舒适、便利、无障碍”的养老环境,通过优化居住空间,优化出行空间,优化公共设施空间等,全方位地守护老人的生活。
近年来,北隅社区通过升级改造养老服务中心,利用辖区内零散的小空间、楼宇间和树木遮挡建设“星光健身长廊”,铺设健康步道组成动静皆宜的老人活动场所,增加榕树角广场养老元素及标识等,切实优化了公共设施空间,为社区居民打造了宜老适老优美环境。
“我觉得这边硬件软件条件和周围环境都很大变化。”北隅社区居民谢文峰表示,榕树头翻新后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如文化长廊、棋坛、曲艺园地等这些地方,还带来了许多新的文体活动。
此外,北隅社区通过对墙体绘画、花池翻新、改建口袋公园等,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打造一条孝老、爱老街道。其中,社区将原先公共设施欠缺的闲置地整治以及老旧小区墙面翻新绘制一系列好家风、敬老爱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及故事的墙绘,受到居民点赞。
昔日的蚊虫滋生的草丛,现已铺上坚实的水泥路面,卫生环境焕然一新。北隅社区居民李彩琴很欣慰:“路边的墙上用鲜艳的颜色画满了北隅的历史故事,周边还增设了儿童游乐设施,每逢周末及闲暇时光,就有很多人来这里游玩观赏。”(记者 叶可欣 通讯员 余文诗 祁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