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一线观察⑤|茶山镇寒溪水村:走新时代红色路线 做乡村振兴“勤务员”
东莞+ 2024-07-03 15:41:30

今年“七一”前后,茶山镇寒溪水村又“火”了。来自全市各地乃至外地的党员干部、三下乡的大学生、研学实践的小学生,一批又一批人到此参观学习。

从红色革命主题公园到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从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到寒溪水村罗氏宗祠,参观者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悟,无不被当地的红色文化所感染。

“寒溪水村跟其他村相比,最大的特色优势之一就是红色基因。”寒溪水村党总支书记罗许怡介绍,近年来,寒溪水村主打“红色”品牌,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村党员干部化身乡村振兴“勤务员”,利用“让群众说话、听群众说话、帮群众说话”的“勤务员三件宝”,解决了过去人心涣散、产能落后、环境脏乱等发展难题。

如今,寒溪水村成功实现转型,文化戏楼、罗氏宗祠、陈列馆、革命史迹陈列馆、平安主题公园等被打造成为红色文化教育阵地,成为党员现场教学的热门打卡点,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党群共谋振兴路的良好氛围。

凝聚合力,盘活红色资源

茶山镇寒溪水村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的村落,在近代,寒溪水村涌现了以罗涛、罗柱、罗立斌、罗克明等为代表的革命先烈,有着优秀的红色革命传统。面对丰富的文物、古建筑和革命历史,如何活化利用和发挥它们的价值,曾是寒溪水村面临的难题。

“在整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革命先辈后人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响应,他们不仅热情分享家族长辈的珍贵资料,还主动拿出代代相传的历史物件放到陈列馆,供大家参观学习。”寒溪水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起,在市镇支持下,寒溪水村紧抓机遇,以保护革命文物和弘扬革命精神为切入点,整合资金对革命文物进行了全面修缮,将革命故居建成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展示先辈革命事迹,并在罗氏宗祠展出寒溪水村史,展示家规家训和名人事迹。

在修缮过程中,寒溪水村积极动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通过在罗氏宗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红凳子议事会”等特色活动,实现了与村民的直接对话和共同决策,凝聚起盘活红色资源的上下合力。

“例如,在启动‘民生微实事’工程前,我们召开班子联席会议和党群联席会议,确保党员和村民代表充分参与规划过程。”罗许怡说,这不仅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更培养了村民对红色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如今,寒溪水村吸引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学生团体和群众前来参观,成为了全市一个重要的红色文化阵地。

在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向人们再现了以罗锦华为首的海外华人华侨和归侨侨眷五代传人心系国家民族,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事迹。

看见馆内的文物和事迹,罗立斌的外孙女何宁被深深触动:“过去仅耳闻外公的英雄事迹,如今探访祖辈与父母的故居与奋斗地,亲眼看见了这些珍贵文物和照片,让我对外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以前村内环境较差,现在建了大广场,废旧池塘改造成了碧绿的湖,还请了专人修缮老屋,每次在这里演出、排练都觉得很应景!”农光曲艺社社长罗婉芳介绍,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的退休党员干部带头成立“农光曲艺社”,定期举办以红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她说:“我们打造了原创大型粤剧《惊涛骇浪寒溪水》,首次演出便一炮而红。多个原创粤剧深受欢迎,多次登上市、镇级别的舞台。”

党群连心,惠泽百姓生活

从“欠发达村”蜕变为“红色村庄”,寒溪水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变。然而,在这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村民不免会遭遇一些挑战与难题。

“球记,我的家人发生工伤,我们和公司的工伤赔偿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球记,邻居家的车总是堵在我门口,我不服……”难题怎么解决?有矛盾找“球记”、有难题找党员,已然成为寒溪水村村民的习惯。

2019年,由寒溪水村党总支部委员罗柱球主持的人民调解工作室——球记个人调解工作室成立。经过多年运作,工作室在解决拆迁补偿、劳动争议等民生问题上取得良好效果,为全村发展集体经济和推动村庄改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调解工作室的良好运行,实则是我们村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精耕细作’的一个缩影,说到底,村里发展得好,还是靠大家。罗氏先辈所倡导的‘我只是一个人民的勤务员’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罗柱球表示,党群心连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暖,才会更支持村里的工作。

化解村民身边“小难题”,促进全村上下“大发展”。寒溪水村借力“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实施了旧村人居环境整治、莲塘片区巷道改造、新围片区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等工程,有效解决了短板区域脏乱差等问题,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品质。

民有所呼、“村”有所应。依托“党员联系户”为核心的“党群心连心”机制,寒溪水村向村民收集乡村振兴项目“心愿单”,累计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共154条,回应率达100%。依托“心愿单”,先后投入约5113万元实施了“十个一”重点工程项目,将脏乱差环境改造成了平安文化主题公园、卢溪农业生态园等特色项目,带动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提升。

【声音】

寒溪水村党总支书记罗许怡:

党群心连心,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近年来,寒溪水村引进中科·智谷产业城、浩瀚原电子、龙智茂实业等优质项目,2023年,更引进了寒溪生态科技产业城项目、活动中心宿舍楼层出租项目以及冠升新材料公司项目,为村民带来大量优质的“家门口”就业机会。

产业兴旺,村民增收,2023年,寒溪水村总资产1.84亿元,同比增加4.04%。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不仅让村民成为“百千万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还持续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群众说话、听群众说话、帮群众说话是寒溪水村的工作要点。寒溪水村将聚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用好以“党员联系户”为核心的“党群心连心”机制,做好党员“亮身份”工作,让党员走村入户解读政策、倾听诉求,为群众解决困难。此外,将充分利用“红色寒溪水”文化品牌效应,大力推进“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利用现有文旅资源,持续弘扬本土红色文化,以“红色旅游+”带动住宿、餐饮和其他旅游项目的发展。

文字:叶可欣 图片:茶山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