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一线观察②丨寮步镇西溪村:党群心连心 古村焕新颜
东莞+ 2024-06-27 10:33:09

时至六月,天气渐热,但每到夜晚,在寮步镇西溪古村里依旧人潮涌涌。

每天早上8时,在西溪古村总能看到一个身穿红马甲的背影。“阿姨,塞在红砂石地砖缝隙里的废弃烟头,如果扫不出来,最好用钳子夹,天气炎热,日常保洁记得要防暑降温。”这位正在嘱咐保洁员的党员志愿者叫尹耀华,是西溪村南北门党支部的一名党员,也是西溪古村一巷的巷长。

每逢节假日,西溪古村总会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为了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感,2021年9月起,西溪村党委在古村推行党员“巷长制”,确保巷道干净卫生是尹耀华的主要工作之一。

近年来,西溪村党委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将古村落、民宿客栈、非遗文化、特色美食、家风家教建设等串珠成链,全面提升西溪古村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推动古村焕发新容颜,实现美丽“蝶变”。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拉家常谈心事打开住户心扉

寮步镇西溪村,一座有着五百年历史的文化古村,是珠三角地区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在保护西溪古村原生态的情况下,再次让西溪古村焕发新容颜,成了西溪村党委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4年,西溪古村入选东莞市第二批宜居社区(村)和名村建设工作的镇级名村名单,市、镇、村三级投入近1100万元建设,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西溪村党委委员尹婉媚回忆道。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经过多方考察研讨和广泛听取专家、群众意见,西溪村党委最终作出了“不搞大拆大建,用活文化资源,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发展定位,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活化古村,探索一条富民兴村新路径。

既然要活化古村,村里190多间民宅如何收归统一出租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能够赶上乡村振兴的这趟“快车”,西溪村党委组织党员带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亲戚朋友,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以及后勤保障工作。

然而,前期一家一户做劝服工作是辛苦且困难的,有部分群众不清楚不了解,让不少党员吃了“闭门羹”。“但党员干部还是坚持每天走访住户,和他们拉家常,让他们了解当时的政策以及规划,逐步打开住户的心扉。”尹婉媚说。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统一收归了172间民宅,收归率近9成。“由于一些老人家已经习惯住在古村,因此西溪村党委尊重他们的居住习惯,让他们继续在那居住。”

随后,西溪村党委引进第三方整体运营,成功引进40家文旅商家进驻,统一收归的民宅在西溪村党委的统一调度下,重新焕发光彩。

如今,漫步古村,莞香文化展示区、非遗手信街、文化宗祠映入眼帘,出嫁女回娘家、迎春福禄宴、中秋汉服晚会等民俗活动轮番展演,夜晚璀璨的灯光,点亮乡愁,熙熙攘攘的人群,醉美西溪。

全镇首推党员“巷长制”,人群中总能看到红马甲身影

随着名气的增大,每逢节假日,来西溪古村游玩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在西溪古村7横11纵巷道中,细心的市民在每条巷子的显眼位置看到“巷长名牌”,上面有巷长名字以及联系方式,并且在人群中总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背影。

西溪村党建组织员陈润仪介绍,为广泛动员党员积极参与到文明建设行动中,充分践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宗旨,2021年9月起,西溪村党委在古村推行党员“巷长制”,按“就近原则”,安排南北门党支部党员“包干到巷,落实到人”,主要负责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日常巡查任务。陈润仪表示,这也是寮步镇首个推行党员“巷长制”的村。

尹耀华表示,自推行“巷长制”以来,古村里建筑物料乱堆放、公共设施破损、占道经营等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提升,商家、游客、村民如果遇到纠纷也会第一时间联系巷长,能现场化解的绝不“出古村”,情况复杂的,由巷长转介到西溪村调委会寻求专业调解服务。

居住在古村二巷的叶赐欢,从结婚至今已经在古村居住了60多年,叶阿婆说近几年来,古村的卫生好了很多,荒草丛生的地块变成乘凉的庭院,每天的环卫保洁也很频繁。同时,叶阿婆的儿子尹锡良也是巷长之一,她表示儿子能够为这个从小成长的地方贡献力量,自己感到很欣慰。

据介绍,西溪村党委坚持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组建青年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便民志愿服务和“五老”志愿服务调解工作,推动古村治理提质增效,让西溪古村成为游客放心、舒心、安心的网红打卡地。

人间烟火气,最抚游人心。尹婉媚回忆道,曾经也有本地村民看到日渐兴旺的古村夜市商机,产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西溪村党委获悉此事后,立即组织南北门小组干部、支部党员、村民代表充分讨论、共商对策,在西溪古村合理划分出南门夜市与北门夜市,让本地村民也能够安心在家门口创业。

如今,夜幕下的西溪古村,灯光璀璨,烟火升腾,人头攒动,让这座百年古村落更添时尚气息。走进夜市,柠檬茶、奶茶、咖啡、港式牛杂等各类特色美味小吃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古村夜市日人流量最高达1万人次以上,日营收入均在50万元以上。

【声音】

西溪村党委委员尹婉媚:

搭建“连心桥”激发乡村文旅经济新活力

西溪村党委抢抓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机遇,立足本村规划低效闲置土地活化行动、提升村容村貌行动、城中村改造提升行动、绿美西溪建设行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党员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推动实现综合环境大提升、产业空间大拓展、民生福祉大增进,持续打造“西溪村保育活化样板”,探索古村保育活化新路径,激发乡村文旅经济新活力。

接下来,西溪村党委将把古村落、民宿客栈、非遗文化、特色美食、家风家教建设等串珠成链,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做好表率,做新时期高素质的优秀党员,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全面提升西溪古村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助推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西溪村党委还将推进明清古建筑群、历史文化、非遗项目等特色资源相互赋能,衍生出“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民宿”“非遗+体验”多种模式,让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同时,为乡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带来新的动力,让游客体验和消费这里的文化遗产,使得文化符号有产品化的过程,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变现,进一步扩大“以文促旅文旅兴村”效应。积极探索市场参与、多元投入等工作机制活化珠岗古村,引导优质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改造。

文字:甘劼伟 图片:赵浛锐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