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东莞欢迎你|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卓越、创新的世界一流学府 育高层次人才
东莞+ 2024-06-25 17:39:25

编者按: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又是一年毕业季,如今2024年高考放榜在即,在新的形势下,高考生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各类专业对口哪些职业?

为帮助广大学子更好的在东莞择校就业,向大家分享东莞宜业宜居环境,促进莘莘学子与高校实现“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推动千万人口与东莞这座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东莞日报社联合各在莞高校推出《@高考生,东莞欢迎你》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各校办学特色,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提供报考建议,敬请垂注。

QS2025世界大学排名第62位

世界一流学府落户东莞,今年首年招生

在东莞,也能读世界前一百强的知名大学?是的!

2024年,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以下简称:港城大(东莞))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港城大(东莞)首批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和电脑科学、电子资讯工程学、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商务资讯系统、工程管理学、数据科学等6个硕士专业。现已开展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定于今年9月开学。

想要了解港城大(东莞),还需要先了解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

港城大创建于1994年,以创新精神专注于研究与专业教育两大领域,致力为全球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推动有益社会的转变。三十年来,港城大坚持推动富启发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现已跻身世界著名学府之列,成长为世界级教学与研究的创新枢纽。港城大在QS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62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2位,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获评为全球最国际化大学。

小而强、创新型的办学定位

与松山湖科学城相得益彰

港城大(东莞)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以及华为等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说,学校坐落在一个连呼吸都是科研味道的地方,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助推作用。

学校的校园建设以“合一”“智慧”“多元”“传承”“生态”为理念进行设计。通过设计景观平台连接一二期校园,使山体、水体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与建筑群体的人工景观有机融合,既营造出富有特色的自然山水景观,又延续了港城大开放包容的人文底蕴,巧妙地处理了自然与人文、文化传承和时代特色的关系,打造出融合自然山水和岭南特色的国际化现代大学校园。

首年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拳头专业

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

港城大(东莞)在办学、育人等方面,与港城大有何联系?又将如何结合东莞本土特色培育人才?

对此,港城大(东莞)青年研究员黄志安博士介绍,港城大(东莞)将秉承港城大“教研合一”的办学理念,引入港城大学术标准实现“两校一质”,将“创新无限”作为立校引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两校在学科领域内相互支撑、深度互动,矢志发展成为卓越研究、教育和创新的世界一流学府。

在专业设置上,港城大(东莞)以港城大为基础,配合国家新兴领域、重点产业及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聚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开设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已同步启动,今年9月正式开学。

本科阶段首批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

硕士阶段首批开设电脑科学、工程管理学、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商务资讯系统、数据科学、电子资讯工程学6个硕士专业。

为何会从这些专业开始招生?后续会增设哪些大类的专业?黄志安介绍,首年开设的这些专业属于理工科类专业,是ESI1‰的皇牌专业,“考虑到结合东莞制造的产业特点和强项,学校把这些优秀的学科结合起来,可以不断地给大湾区发展培育并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招生计划125人 广东省43人

在智能制造世界之都上世界知名大学,是很多高考生的梦想。要如何才能报读港城大(东莞)?对此,黄志安对关于考生报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复。

问:2024年具体在哪些省(市、自治区)招生?

答:学校2024年面向广东、北京、四川、福建、内蒙古、陕西、云南、广西、湖北、河南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本科第一批或一二本合并后的本科普通批次按照普通高考录取模式,完全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问:今年招生计划多少?录取分数线在什么区间范围内?

答:港城大(东莞)全国招生人数预计为125人,其中计划在广东投放43个名额,具体招生人数以各地教育考试院最终公布为准。学生可参考港城大在内地省份的分数线。以2023年广东省物理类分数为例:最低分641,最低排位6260(高于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102分)。

问:报考港城大(东莞)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建议考生在本科第一批或一二本合并后的本科普通批次,优先考虑填报港城大(东莞),以提升录取可能性。同时,考生应合理规划专业志愿梯度,并在志愿填报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问:港城大(东莞)本科报考有什么要求?

答:要求是理科类考生或物理类考生,选物理化学。

问:港城大(东莞)什么时候分专业,可以转专业吗?

答:入学不分专业,大一期间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四个专业中自由选择。学生后续可以按院校既定程序和条件申请转专业。

问:港城大(东莞)的毕业生有机会去香港工作吗?

答:香港特区的“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就业签证(IANG)的受众范围现已从香港校园的毕业生扩大到香港高校在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无名额限制,首次签注的逗留期限为24个月。即港城大(东莞)毕业生可申请在港就业签证,这为我校学子拓宽了就业渠道。

问:学生本科期间是否可以参加科研项目,是否有实习机会?

答:本科开设有实习或科研必修课。学生可选实习课(为就业做准备)或科研课(为升读做准备)。学校鼓励学生们与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合作。

校长喊话:携手创新迈向未来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执行校长、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内地策略)鲁春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采用全球一流的教学和研究策略,营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学术氛围,秉持“教研合一、两校一质、创新无限”的教育理念,确保学术标准和质量与香港城市大学保持一致。通过将科研融入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依托松山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与世界接轨的机遇。

欢迎各位考生报考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步入人生中最为精彩的四年吧!期待能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校园与你们相遇!携手创新,迈向未来!

 

文字:记者 覃凤春 图片:郭升涛 视频:郭升涛 覃凤春/文案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