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7所高校、816个专业……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看这一篇就够了!
广东教育传媒 2024-06-24 18:17:18
成绩马上就要揭晓了
你紧张吗?期待吗?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

截至2024年6月20日的

全国高校名单,共3117所

(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

点此查看详情

高考成绩出来后
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填报志愿了!
志愿填报
说简单只要做到9个字
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
但不少考生和家长有点犯难——
全国3000多所高校
实在是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该如何全方位了解它们
同时
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如何评估报考院校的实力
并把这二者完美结合?

小媒君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
志愿填报攻略第三期:
如何了解院校、选择专业?
希望能为大家选择院校和专业
提供参考~
图片
要具体了解院校的基本情况,考生需要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相关信息:
一是搜集院校资料,查阅院校招生章程,熟悉有关规定。
考生家长要对本省的高考政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认真阅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掌握院校政策,尤其是是院校录取原则和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比如身体条件、投档比例、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等。

 

贴心的小媒君为大家整理好了广东省内165所高校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排名不分先后),助你志愿填报更一筹!点此查看详情
二是院校历年的录取情况,如院校的调档线、实录线、平均分、实际招生人数以及各专业录取情况等。
查询这些信息其实是个知己知彼的过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在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晓,所以照搬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志愿肯定是不行的。但是结合等位分、院校往年提档线和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等数据还是能给填报志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述数据大家可直接进学校网站查询,小媒君也正加班加点对全省高校数据进行汇总,很快就会进行推送,敬请关注。

三是了解考生所在省当年的招生院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这句话中有三个要素
  • 第一个要点是“招生院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计划(专业目录)。每年招生院校都要制定本校的分省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中包括院校、专业(专业类)、层次、选考科目要求、计划数、学制、学费参考等。有了它,考生可以方便地查看招生专业。点此查看省内百所高校招生章程及计划

建议大家近期多关注“广东教育传媒”公众号、视频号以及“广东教育”抖音号、快手号等,你将第一时间获取广东高考权威资讯(成绩查询、录取进程、招生计划、历年投档线、志愿填报干货、专家解读等),助你考上心仪的高校!
  • 第二个要点是“考生所在省”,也就是看院校分省计划中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有些省叫“某某年高校招生计划”,有些叫“某某年招生专业目录”,这些也就是招生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

  • 第三个要点是“当年”,千万不要拿着各校往年专业录取资料填报今年的志愿,特别是当高校对专业组进行调整,名字没变,但里面的包含的专业却可能大变样。

在填报志愿时
除了上面的客观因素
你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更加全面地认识目标院校

了解院校的类型

 

由于学校在办学层次、办学水平、隶属关系、办学体制等方面都不太相同,普通高校就具有了不同的类别。目前,对高校的分类有很多,就考生填报志愿而言,一般比较关心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体制、隶属关系等。
👉按办学层次划分,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等;
👉按办学体制划分,可分为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
👉按隶属关系分,可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省(区、市)所属高校以及行业所属高校等;
👉按办学水平划分,大致可分为“双一流高校”和一般大学等。
另外,在考生报考过程中,还有本省高校和省外高校的区分,一般本省(区、市高校在当地的招生人数要多于外地高校在本省(区、市)的招生人数。

此外,考生还需注意区分不同的高等教育形式之间的差异。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学历类别为普通,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自考、成教、电大等高校学历都不属于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文凭也不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其他机构不具备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对于违规招生的单位,其所招学生的学籍、发放的毕业证书等国家均不予承认。点此查看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名单
 

了解院校的教学质

 

面对数量众多的高校,如何去判断她们的实力和优势,这是家长和考生十分关心的问题。小媒君建议,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了解:

一看师资水平,好老师是大学的灵魂与根本,师资力量的强弱可参考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及教授的数量等指标;

二看校风,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特质,是长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对学生的成才、成长十分重要;

三看学科能力,看学校有多少重点学科等。所谓重点学科一般是指高校将有限的资源重点用于某些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这些学科是学术成果产出的顶尖所在;

四看有无研究生院,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一般都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好大学很多,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对大学有较清楚的了解之后,填志愿选学校时才不会盲目。

了解院校就业率和起薪

 

日前,各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已经陆续向社会公布,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包括了本年度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及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的行业、区域、职位、单位分布,继续深造,自主创业等情况,给考生了解高校及相关专业就业情况提供参考。
选择好院校之后,就要着手开始挑选专业了。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由于可以选择的专业比较多,选择起来也就比较困难。因此,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弄清“都有哪些专业?”“每个专业学什么?”“学了这个专业将来能做什么?”等问题至关重要。

有哪些专业可以报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中,本科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目录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在内的12个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

 

学科门类
专业类
哲学
哲学类
经济学 
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
法学 
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
教育学
教育学类、体育学类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
历史学
历史学类
理学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
工学
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地质类、矿业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
农学
植物生产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草学类
医学
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包括16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7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广东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的本科专业共8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3个。点此查看详情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年来,我国的本科专业目录持续增加。2020年增加37个,2021年增加31个,2022年增加31个,2023年增加24个,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计816个。作为高考新选择,“这些新增专业好不好?发展前景如何?要报这些新专业吗?”可能是很多家长的疑问。
从实际来看,报考新增专业确实存在一些顾虑,一方面,没有往年报考数据作为参考;另一方面,考生和家长往往缺乏对专业培养方式、未来深造、就业等方面的了解,报考参考性较少。
建议考生在报考新增专业时:
①从个人兴趣和定位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学科能力、兴趣、特长等因素;
②可以参考院校的优势学科,如果新增专业与院校的办学特色相符合,那么新增专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③考生还可以参考整体专业的平均值,如已开设此类专业院校学生的发展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专业都学些什么?

 

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每个专业的内涵,不能望文生义,仅仅根据一个专业的名称想当然地选择专业。不想在入学之后感慨“现在学习时流的泪,就是当年报志愿时脑子里进的水”,就赶紧行动起来,对想要填报的专业做个全方位了解吧!
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专业解读》栏目为考生集中推出100多个布点较多、稳定性好的专业。每一个专业都从专业解析、就业情况、报考指南等方面深入解读,帮助考生、家长从报考的角度了解专业,从权威的数据中获取信息。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
图片

如何了解专业实力?

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很多考生都会遇到“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这个问题。有人说,高分选学校,低分选专业,但这并非绝对。不过,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了解一下目前这个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具体实力,能很好地帮助考生、家长做决定。

 

了解高校专业设置情况。通过查看2024年高校招生章程,可以快速全面地了解高校特色专业、优势学科。贴心的小媒君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广东省内165所高校的招生章程(排名不分先后),助你志愿填报更一筹!点此查看详情
了解学长学姐的反馈情况。考生和家长可通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近800多大学生实名制投票的专业满意度”和“600多万大学生实名制投票的专业推荐”,查看学生对高校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情况以及其它情况的推荐意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
图片
查看招生办主任的详细介绍。考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2024年阳光高考招办访谈”专题了解高校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等情况。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

图片

专业选择有哪些原则?

 
1.不要选绝对不想学的专业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特别喜欢什么,但一定得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一定不要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学不下去的所谓热门专业。
2.不要只看重院校名气
千万别因为一所工科院校是“双一流”,就选择院校的文科专业,当然院校师资力量可能不差,但是与专业文科院校有一定区别。
3.不要一味将热门专业堆在前面
填报志愿时,不少家长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将院校的三四个热门专业往前填,最后两个才填保底专业,想着万一运气好,就录进了热门专业呢?事实是,在分数不够高的情况下,一般很难进入院校的王牌专业。为了尽量避免调剂进非常讨厌的专业,将三四个自己能够接受的、往年录取分相对不那么高的专业填满志愿栏,不失为一种保险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就业前景的“冷热”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学生本人与某个专业的“适配度”也是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再次强调要“综合考虑”。

 

不过,即使是暂时录取到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也没关系。首先考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爱上它,其次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也越来越便捷,最后考生还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不管怎样,都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哦~
最后再送上一份央视新闻的志愿填报小贴士:

 

图片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综合央视新闻、四川教育发布、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等